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2 / 2)

加入书签

这也代表, 黄石公隐居之地和张良藏匿之地相隔不远。

也算是一条新线索吧。

如果他预言为真, 张良得书十年后天下大乱,倒是可以据此推断出秦亡的具体时间。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张良也聚集了一群人抗秦, 因为势单力薄, 他决定投奔另一群农民起义军,路上刚好遇到了刘邦的起义军。”

“二人一见如故, 张良跟别人讲《太公兵法》,别人都听不懂,只有刘邦不仅能听懂, 而且还愿意采纳他的建议, 张良便觉得他有天授之才。”

“张良和项羽的叔父项梁交情一向不错,项氏一族复立楚王后, 张良也在项梁的帮助下重新立了一位韩王,并在新的韩国之中担任司徒, 他复国复家的夙愿终于达成了。”

嬴政默然:项梁、项羽都已经埋骨于会稽郡之中,恐怕张良的藏身之地也相距不远。

但有天幕打草惊蛇, 恐怕如今再去会稽郡搜查张良, 已然是缘木求鱼之举。

不过......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而非韩初三杰之一, 可见他的复国之梦,最终还是破灭了。

嬴政怅然:从后续诸朝就能看出,自己“大一统”的政治理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可惜在明女郎的世界,是汉朝接替秦朝完成了这一理想罢了。

而乔装打扮、早已远离下邳的张良,听到这里也松了一口气。

初闻自己是汉初三杰之一时,张良颇为惊怒:

纵使刘邦再如何英明神武,自己也不该背弃故国、背弃自己年少时的理想。

如今听到自己已然复国复家,张良方觉俯仰天地无愧矣。

至于后来更旗易帜,张良苦笑:

后世赞自己为谋圣,他又岂会不知始皇帝所为才是大势所趋。

汉虽不是韩,但与秦相比,少了血海深仇。

若那刘邦真有明君之相,自己选择辅佐他也情有可原。

可惜那是明女郎世界发生的事情了。

天幕庇佑始皇帝这样的暴君,汉朝不会再出现,自己也不可能再复韩国。

张良明白,自己唯一的活路,就是将《太公兵法》交给始皇帝。

可惜......

火舌跳跃,竹简发出“嘎吱嘎吱”的爆裂声,张良沉默地看着面前的火盆,可惜,他绝不可能将此书交于有灭国之仇的秦朝。

“之后便是楚汉相争了,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使得他能比项羽先一步进入咸阳,夺得民心,在鸿门宴上,张良又一次利用了项羽的叔父。”明月觉得西楚霸王败得真不冤,族人们都胳膊肘往外拐,这谁顶得住?“这一次不是项梁了,而是和张良关系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