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1 / 2)
也再难回到从前。
武举的韩魁首他曾远远见过一面,如今听天幕这么一说,恐怕他就是之前“孙吴韩白”中的“韩”。
惜哉壮士,不能与之为友。
惜哉友人,不能与之相亲。
这一世,他是刘季,也只能是刘季。
刘季再饮一碗酒,朗声笑道:“天幕啊天幕......”汝也是吾命运的一环吗?
“张良是谋圣,韩信是兵仙,萧何这是内政的一把好手。”明月并不知道自己所言扭曲了多少人的命运,“命运将这三人牵引到了刘邦的身边,辅佐他建立了一朝霸业。”
“刘邦自己也承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不过张子房,筹措粮饷、镇国抚民他比不过萧何,连百万之众、攻必取、战必胜他也比不过韩信。”明月记得,汉初三杰这个合称,就出自于此,“刘邦这也比不过,那也比不过,为什么最终成为天下之主的不是这三杰,而是刘邦呢?”
“为君者不需要与臣子相比较。领兵打仗,朕差诸位将军远矣;编撰法令,朕不胜李斯多矣;就连治理地方,朕也不一定比得上诸位郡守;若是再算上天幕五科,朕不会的东西可太多了。”嬴政看向太子,“但有一样,朕不能不会。溱洧,你来说说,是什么。”
溱洧答道:“儿臣以为,知人善任,将臣子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这才是为君者应该做的。”
“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明月都能想象出来刘邦说这话时有多么自得,“说白了,刘邦会带团队。”
“俗话说得好,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明月煞有介事地点头,“这句话既是项羽的真实写照,也是刘邦的座右铭。”
“刘邦和西楚霸王纠缠不休,其间诸事,多有张良身影隐没其中。”明月这才开始讲第一个人,“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是韩国三朝宰相,父亲是韩国两朝宰相,按照战国时代传统,张良之后大概率也会相韩。”
“但还没等张良长到可以在朝中任职的年纪,韩就被秦给灭了。”明月不怎么真诚地为韩国惋惜道,“古代非常看重丧仪,办一次葬礼要花费非常多钱粮,于是张良就干脆不给弟弟办葬礼,把全部家财都投入到了招聘刺客上。”
“这次刺杀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嬴政幸免于难,张良被全国通缉。”明月吐槽道,“从张良身上也可以看出,秦朝真的未来堪忧啊。”
“张良虽然貌若好女,但总不可能真的乔装打扮成女子吧?”明月并不知道自己一语道破真相,“大概率是跟项氏一族一样,贿赂了藏身之地的郡守、县令,这些中层官员显然对秦朝没有任何忠心可言,一边对嬴政阳奉阴违,一边对故国之人大开后门。”
“下面的人都为张良隐藏行踪,就算始皇帝再如何暴怒,他也抓不到张良。以小见大,始皇帝对地方的统治力都如此之低了,换成扶苏只会更差,历史上换成了胡亥,OK,fine,彻底没救了。”
明月怜惜了咱们祖龙一秒钟,继续说道:“不过跟年少时的贵族生活相比,张良现在躲躲藏藏的日子,肯定很不好过,久历人间沧桑,饱受生活磨难,他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了。”
“接下来他要经历的这件事,是现在无数龙傲天文里主角都要复刻的桥段——圯上授书。”明月深觉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惜是张良的生活,不是自己的生活,唉,自己也很能忍,为什么没有老婆婆来给自己传授秘籍呢?“经历了一番考验,张良从黄石公那里拿到了《太公兵法》。”
“黄石公还对张良预言了十年后的天下大乱,不知道跟那个给吕雉相面的老头是不是师出同门?”秦末懂预言的老头颇多,明月觉得自己这是合理怀疑。
第89章 张良移志,萧何铭恩 吕雉总觉得韩信死……
秦朝君臣对视:
明女郎不认识这位黄石公, 但本朝人却知他是一位有名的隐士。
多年前,他便已经在战乱之中不知所踪,谁知竟和张良搅和到了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