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 2)
张忠是云南人,和同村的妻子王娟(化名)在战争年代因为战火被迫分开了,1945年来到坊子市之后他就开始找妻子,从部队同僚那里,他得知他们整个村早就被日本人灭了,房子,祠堂,庙全都被烧了。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妻子和他们分开时已经出生的儿子。直到1978年,张忠终于找到了张明,张明那时候在福建名山市生活了三十多年,他在那里的一间汽修厂里做小工,而王娟早就已经过世了。她被日本人捅了三十多刀,侥幸活了下来,那之后一直被伤病困扰。和父亲张忠相认之后,张明就来了坊子市。
坊子市只有美能这么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的比例却比周边所有城市都高,想进美能的人非常多。孩子去了美能之后,连平时老实巴交的张明都主动给木树林这位领导送了一瓶白酒。
张小华虽然有认知障碍,和人的沟通也有问题,但是智力方面似乎不存在什么缺陷,正常孩子的作业他也能写。梅丽华还保留着他以前的习题册,参考书,孩子在自学英文,笔记做得有模有样的。
木树林知道,梅丽华从不觉得张小华有什么“不正常”的,她觉得他就是不爱说话罢了,因为他和普通人有代沟,没办法正常沟通,所以他为了普通人的方便,干脆不和普通人说话了。至于不接送张小华上下学,梅丽华则和木树林表示,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已经能自己上下学了,她再去接送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用,自尊心会受挫。木树林觉得不无道理,因此还去和学校提过建议,学校却说出于孩子安全考虑,家长必须接送,不接送孩子的家长说难听些就是缺乏责任心。孩子就算放学了想自己回家,学校老师也会强制让他留在教室里等家长来,或者哪个老师有空了,送孩子回家,但是家长必须给这个老师报销车马费。张明家一没这个闲钱,二来,木树林也为梅丽华抱不平,孩子她从小带着,都好好的,上了学,反而一会儿她哪里做的不对了,一会儿她哪里做的不好了。
在美能读书的孩子到了普通孩子放暑假的时候,家长们也会选择把孩子送去学校上“暑期班”。1992年8月14号那天,木树林记得很清楚,他正好来张明家串门,一个叫小田的老师送张小华回的家,还在门口数落了梅丽华很久,质疑她和张明是不是因为要有自己亲生的孩子了,就怠慢了张小华。
W?a?n?g?阯?发?B?u?y?e???????????n?2???2??????????M
作为张明的领导,木树林对张明和梅丽华的人品都赞誉有加,他知道他们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张明老实憨厚,热心肠,手艺好,什么修不好的东西到他这里他一看就能看出门道来了,平时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不过要说对待家庭,他是有些欠缺的,可能这也是老实男人的通病吧,有些“木”。据木树林描述,张明每天一早就去上班了,下班之后也会在避暑山庄里帮别人的忙,做些零工,他认为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时间,那就帮帮别人好了。经常等到孩子都睡下了他才回家吃饭。单位里的人也都知道,他的口味刁钻,晚饭只吃饺子,还必须得是西葫芦蛋馅儿的饺子。梅丽华不会包饺子,张明每天都是从外头买了饺子回来,就着啤酒吃,啤酒一定得是冰镇过的。
木树林经常去张明家串门,他印象中张明夫妻俩之间没什么话,看不出有什么矛盾。梅丽华这个媳妇儿还是张忠物色的,梅丽华之前在医院做清洁,张忠经常去医院看病,觉得这个姑娘挺不错,手脚勤快,干活仔细,就说了亲。张明对此没有意见,和梅丽华去看了几次电影之后两人就领证了。一直以来,夫妻俩的生活都很和睦。倒是木树林在单位里批评过张明很多次,让他少在单位帮这帮那的,让他早点回家陪老婆孩子,也叮嘱过他周末出去钓鱼,就带老婆孩子一起去。可张明真的“木”,说孩子怕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