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 2)
老婆怕孩子淹死,就不带他们了,他们单位里的人都笑他听不懂人话。
张明爱钓鱼,周末休息了就会找地方钓鱼,坊子市没有像样的河,他就问木树林借车,开车去周边钓鱼,有时候一去就是两天,他会在山上露宿一夜。张忠也爱钓鱼,他们家那个老房子里到处都是自制的渔具,张忠尤其爱夜钓,他做的渔具还都会刷上荧光颜料,很奇特。他死后,那些渔具就被张明带走了。木树林一直以为张忠那套老房子早就卖了,在新闻上看到警察说张明在那里关过八个孩子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找去了那里。
当时张小华案是全市最热的新闻,记者早就将那幢居民楼围了个水泄不通,木树林就去了对面楼,爬到三楼,从楼道窗口往张忠那间屋子张望。可是屋里窗帘拉了起来,什么也看不到,他遇到几个面熟的老邻居,和他们一打听才知道,张明确实每天都会来这里。说来也奇怪,他来的时候好好的,没什么事,一走,房子里就特别吵,好像好多孩子在打闹,或者是吵架。也没见他带过什么吃的喝的过来,屋子里特别臭,和鱼市场似的。
对于很多人分析说张明抓了无家可归的孩子,打算贩卖他们的器官,木树林是不同意的。卖器官那就是为了钱,在他看来,张明没什么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孩子的学费有政府补贴,他的工资也不低,梅丽华虽然不上班,但是张明的工资绝对足够家庭开销了。
张明被抓后的代表律师是木树林联系的,张明因为缺乏不在场证明,还有疑似虐童的说法,加上梅丽华当时怀孕了,对于大众来说,他有充分的作案动机。但是那位律师还是很乐观的,他认为检方持有的证据不足,比如张明是怎么杀害张小华的?没有人证,现场也没有发现张明的足迹之类的有力物证。而且张小华的老师小田说过,有一个神秘男邻居近期经常和张小华接触,那个人的嫌疑才更重大。
不过警察没有要找这个神秘男邻居的意思,似乎是因为小田和梅丽华都没办法提供关于该名男子的确切的样貌描述,而且除了小田和梅丽华,再找不到第三个见过他的人了。警察怀疑她们因为无法相信是张小华的父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而臆想出了这么一个神秘男人来,属于一种群体性的,安慰剂式妄想症。因此当时并没有允许追踪新闻的记者在报章媒体上发布有关这个神秘男人的信息。
张明被捕后的第三天,有一位在面店工作的店员阿伊(化名)作证,声称曾在1992年8月14日傍晚在宽家巷子地铁站施工点附近的面店见过张明带着张小华吃面条。
还有个在地下室开电子游戏厅的北哥(化名)站出来说,曾经连续三天见到一个可疑的男人跟踪张小华,有一次,这个男的甚至跟着张小华进了厕所。男人进去后,过了好一阵,慌慌张张跑了出来。北哥和一个员工进去一看,小孩儿晕倒在地,脖子上还有淤青,像是被人掐过,但是地下室很暗,他也不能确定那个可疑男人的长相,也没好意思报警,而且小孩儿一会儿就醒了,活蹦乱跳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让他走了。张小华再没去过北哥开的游戏厅。那个跟踪并疑似袭击了张小华的男人也再没出现过,后来,北哥在电视里看到张明,一下就认出了他,无论是体型还是走路的样子,还是外形,和那个偷偷摸摸跟着张小华进厕所的男人一模一样!在厕所袭击了那小孩儿的竟然是他爸爸!
张小华有一阵经常半夜三更跑去北哥开的游戏厅打游戏,一打就是一晚上。北哥还透露这个小孩儿看上去呆呆的,一打起游戏来就像换了个人,反应特别快。张小华最爱玩格斗游戏。
这个时候,木树林意识到事态可能不像律师想的那么乐观。
接着,负责案件的警察找到了一条贩卖人体器官的黑色产业链。源头在广东福建一带,张明又是福建来的,似乎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