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 / 2)

加入书签

对这些行为后很愤怒,但同时她也有些理解,一个城市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潦倒了(气温这种事怎么可能说变就变呢?),多少人的情绪找不到出口,多少人想要一个答案。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

到了新加坡,小田计划先做一阵子全职家庭主妇,在家专心陪伴宠物狗。她养了两条小型犬,打算都带去新加坡。这两条小狗都有都有分离性焦虑症,都很依赖她,突然转换生活环境,它们会比往常更需要她。

因为在美能特殊教育学校那两年的工作经历,她始终不敢要孩子。她很怕自己的孩子也有什么问题。她也很怕自己会变成像梅丽华那样的,一看就知道被照顾家庭和特殊的孩子耗尽了生命力,丧失了自我的妈妈。她想等医学再发达一些,能在产检阶段就治愈胎儿可能患上的所有疾病的时候再怀孕。她乐观地畅想着,等到那个时候,高龄孕妇也肯定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或许不用女人就能生孩子了,那就太好不过了。科技总是会朝着造福全人类的方向发展的。

“它不拆,她哪里都不会去的,就继续在这里住,唉。”

梅丽华是坊子市本地人,结婚之后,户口和张明迁到了一起,在那之前,她的户口在坊子市仁爱收容所。她出生于解放前夕,在坊子市火车站的铁轨边被仁爱收容所的一位修女发现,被带回了收容所。收容所于1960年就已经改名了,也改制了,早就没有在战争年代来华的外国修女了。仁爱收容所改成了仁爱医院,以前是全科医院,现在是一所妇幼医院,坊子市生儿育女的都会来这里做产检。

截止2006年,坊子市的生育率处于全国末位,但是仁爱医院门前总是大排长龙,这里治疗不孕不育的手段远近闻名,甚至有人远从首都来求一张专家食疗食谱。

梅丽华和张明于1978年登记结婚,婚后一直无子,梅丽华也去仁爱医院看过医生,但都没有结果。1984年,他们在张明工作的新承德避暑山庄的一间女厕里捡到了一个男婴,报警后,男婴由他们领养了。大家都说这个男婴看上去大概一岁了,张明就帮这个男婴登记为1983年出生,为他起名“张小华”。

张明的前领导木树林(化名)回忆,张小华小时候就有些“不正常”了,反应比别的孩子慢很多,六岁了还没办法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还是他劝张明带孩子去医院做的检查,结果就是认知障碍,重度自闭。也是他托的关系,把孩子送进了美能特殊教育学校。他和张明的爸爸张忠(化名)是战友,1945年的时候,两人因伤从云南的前线退了下来,一起被分配到了坊子市的一间军工厂做武器顾问,只是他做了没几年就自己出来了,在新承德避暑山庄找了份后勤的工作,而张忠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1978年因为败血症走了,死前将才找到的孩子托付给了他照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