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6(2 / 2)

加入书签

“他们都说你做了宋人的官,”查宁吃着饼,朝萧琨说,“不要我们了,我就说爹一定会回来的。”

“谁说的?”萧琨正色道,“宋人?”

“族人。”查宁答道,“还有人说,耶律大石要在西边复国,我们会回去吗?”

老伍见查宁说起族事,便识趣起身离开,查宁又看了一眼项弦。

萧琨叹了口气,说:“世上再没有辽国。查宁,你已经长大了,既然来了南方,就好好地活下去罢。”

项弦始终听着对话,不予置评。

查宁是萧琨当年从风雪里捡回来的孤儿,在上京西北面的密林中。他家人原是猎户,母亲早已病故,父亲在一次打猎时摔下了山崖。萧琨路过村庄那年自己也只有十六岁,救下了出门寻找食物、即将冻死的查宁,并将他带到了上京的益风院。

“是在这里过得顺心,”萧琨又问,“还是在上京过得顺心?”

w?a?n?g?阯?f?a?B?u?Y?e?í?????????n?②?????????????????

“都差不多。”查宁答道,“上京也好不到哪儿去,待在洛阳,虽得出门做工,弟弟妹妹们却能在家识字。”

“不要再想故国,咱们已没有国了。”萧琨如是说,“但咱们仍是契丹人。”

辽的黑暗与折磨也好不到哪儿去,身为孤儿,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受到欺凌,并无多少本质上的区别。

“别朝他们说太多,”萧琨回头看了眼,见院里全是坐着的小孩儿,“既然出来,就为自己而活罢。”

查宁:“族人们都说,这种日子不会过太久,他们想反杀宋人。”

项弦也说:“再大的事,也不与你们相干,莫要当了人手里的刀。”

萧琨最怕的就是这些孩子听信了族人的撺掇,令他们带着仇恨与痛苦,与宋对抗。

萧琨认真道:“听懂了没有,查宁?”

查宁虽不情愿,在萧琨面前却很听话,顺从地点了头。

外界对萧琨这名太子少师有许多流言与评价,大多不会是好话,但查宁与益风院的孩子们始终相信,萧琨是这世上唯一无条件爱着他们的人,他只希望所有人能好好地活着。

“爹,是你在挣钱养我们吗?”查宁换了个话题。

萧琨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本想说“不要操心钱的事”,但查宁已长大了,哪怕并非亲生,这些事也不能瞒。

“我付了账,”项弦一听就知查宁在担心什么,说,“不是宋廷出的钱,你可以不必担忧受宋狗的恩惠。”

萧琨一时哭笑不得。

查宁明显地松了口气,说:“我们不少弟弟,已经可以出去做工了,待得通天塔完工后,我们会找别的活儿干,攒钱还你。”

“我借给了萧琨,”项弦说,“他会还我,你就不要操心了。”

项弦知道这些孩子虽少不更事,却也不愿意欠亡国仇人的恩情,兴许再过数年,查宁会爱上汉人女孩儿,得以成家立业,让一切记忆随着时间慢慢地消弭。

“好罢。”查宁总算放下了顾虑。

饭后,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