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2 / 2)
摊子一支愣起来,街道上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闻讯赶来的人们,很快便将不算宽敞的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明笙:???
原来大家都这么有钱的吗?
赵明笙注意到,不远处的摊位前,一位背着箩筐衣着有些褴褛的少年已经驻足在摊位前看了好久了,而他面前摆放着一对最普通的蜡烛。
蜡烛这个东西可不便宜,京城最便宜的蜡烛也得五十文一对。
少年像是终于下定决心才有些拘谨地开口:“大哥,你这蜡烛多少钱一对。”
见他有意要买,赵明笙又凑近了些,想听听摊主怎么说。
摊主身形高大,臂膀看上去也很魁梧有力,人很利索,听到有人问价立马爽快的回答:“蜡烛三十文一对。”
赵明笙摸了摸下巴,价格还算公道,就是不知道少年能不能买得起。
只见少年从兜里掏了半天,只摸出来五个铜板,他抿了抿嘴,似乎有些囊中羞涩,犹豫片刻后,手一踹又将五个铜板放了回去。
就在赵明笙以为他准备放弃的时候,少年却将背着的背篓卸了下来,放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听起来很沉。
赵明笙抬眼瞅去,是一筐劈好的木材,每一根劈的粗细大小都刚刚好,整齐的摞在一起,这样一大筐木材必然不会轻,难为他背了这么久。
“大哥,我用这筐木材换可以吗?”
少年的话让赵明笙吃了一惊。
蜡烛的贵重自然不必再说。至于木材,旱情严重时,许多树木都耐不住干旱枯死了,城外的枯树随处可见,并不用什么成本,一个人,一把斧头,顶多费上些力气活而已。这一筐木材就算拿出去卖,恐怕也没有人会买。
用木材换蜡烛,这不是拿老板开涮吗!
赵明笙看看摊主那一身腱子肉,再瞅瞅少年瘦弱的小身板,等会儿摊主暴脾气要是上来了,他这小身板恐怕一拳都接不下来!她得再靠近一些,好在摊主等会儿动手的时候能帮少年挡下这一拳。
可下一瞬,摊主的回答却让她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当然可以。”摊主笑道。
得到肯定的回答,少年自是惊喜万分,连忙将箩筐递给了摊主。
“不多不少刚好四十斤。”摊主称了称报出一个斤数。“原本木材是一文钱两斤的,但我看你这木材劈的整齐,就给你算一文钱一斤吧。”
摊主算了算,从兜里掏出来十文钱递给少年。
“给,这是多出来的钱。”
赵明笙傻眼了,还能这样?
大哥,你这不是在做生意,你这是在做善事吧!
少年有些拘谨的接过十枚铜钱还有一对蜡烛,满怀感激的向摊主鞠了个躬,然后转身小跑着离开了。
等到那个少年买好了蜡烛走人了,赵明笙还没反应过来。
宴琢走了过来,看到她这副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怎么看傻了。”
赵明笙回过神来,不确定道:“朝廷不准备下发物资了?”
宴琢摇了摇头:“粮食会正常供应,每三日按人头发放一次,一直发放到来年的秋收。但是其他物资......”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发放完最后一批御冬的衣物后会慢慢取消供应。”
怕赵明笙不能理解,他又解释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