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3(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呼吸沁入肺腑,每个人的心情都百感交集。

赵明笙深吸着湿润的空气,又缓缓地吐出去,整个人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她知道,兖州的难关算是过去了。

身上沾染点点凉意,内心却感觉暖暖的。

“要不要出去走走。”

赵明笙抬头,宴琢不知何时撑起了一把油纸伞,来到她身边,遮住了飘洒而落的雨丝。

“要!”

赵明笙连忙道。

一进城就直接进了书院,然后就再没出去过,忙起来的时候倒也不觉得闷,现在闲下来了正好想去其他地方转转。

忽然,赵明笙感觉肩膀一重,她偏头,肩头被披上了一件月牙白的狐裘,白色的毛发闪烁着银光,每一根都晶莹剔透,一看就价值不菲。她正想拒绝,这件狐裘的原主人开口道:

“外面凉,披着吧。”

秋雨丝丝而下,雨势虽然不大,但到底是有些凉意,赵明笙没再推辞,接受了他的好意,抬手扯了扯领子,葱白的指尖拾起散落的系带,认真的系好。

穿戴好后,顿时感觉身上暖和了不少。

“谢谢啦。”

少女的声音细细柔柔,震得人耳朵微微酥麻,引得宴琢一瞥。

柔软的皮毛贴在少女的脸颊,一张小脸小半都埋在其中,仿佛有流光浮动的水眸看上去又大了一圈,银白的光辉衬得脸色更加粉嫩,显得格外娇俏可爱。

宴琢目视前方,却把刚才那一瞥看见的绝色风景深深记在了心底。

他摸了摸微微发红的廓,故作淡定道:

“走吧。”

第117章

伞下,两人肩并肩走出了书院。

可天公并不作美,这场秋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才出了书院,走了没几步,飘洒的雨丝就停了。

宴琢只好有些遗憾的收了伞,轻轻抖落伞面的水珠,将收好的油纸伞握在手中。

此时已是云消雨霁,阳光散落一地,照射在还积蓄着小水坑的青石路上。

二人顺着街道走下去,街上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比起之前空无一人的街巷已经好了很多。

雨停后,街道两旁开始有人张罗着支起摊子,赵明笙原先还以为是兖州百姓自己摆的摊子,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些摊位旁边还插着商队的旗号,不知是打哪来的商队。

赵明笙抬头去看一旁的人:“这些商队是打哪来的?兖州已经可以对外开放了吗?”

“商队是黄富仁邀请来的,兖州现在已经解除戒备了,只要愿意来的我们都欢迎。”宴琢背手而立,笑着道:“你可以去转转看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赵明笙疑惑了。眼下旱情刚刚过去,稍微富裕一点百姓都拿银子去换高价粮了,更别提其他不富裕的百姓了,他们口袋里估计剩不下几个铜板,又哪会有闲散的银钱来买东西什么旁的东西。

这些问题她都能想到的事宴琢不会想不到。

这个时候那些摊位也已经收拾妥当,赵明笙将信将疑的朝摊位走去,美目认真地扫过一个个摊位,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和以往商队不同的是,这些摊位上售卖的并非是外地的特产或者是精美的首饰把件那些,反而都是一些平时日常用的生活物品,有穿的也有用的。

就算是这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也没有几个能买得起吧,赵明笙猜测。

可是很快,眼前的场景打翻了她之前的猜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