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6 章 ·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1 / 2)

加入书签

第196章·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孙己走在房州街头上时也是这么想的。

大蒜味道太大了。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提前拿下来,因为这是陆安要求的,他们现在对陆安到了一个狂热崇拜的态度,没到九郎君说好的能拿下来的时间,早一盏茶、一炷香、一个呼吸他们都绝不会去动那些挂起来的大蒜,哪怕他们之间有不少人其实很讨厌蒜味。

而除此之外,孙己还看到了其他东西……

他停在了一家鞋铺前,看到铺子门前有一块供人上马上车的垫脚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铺子外这垫脚石上怎么还刻了别人的生辰八字?”

鞋铺主人咧嘴笑了笑,说:“这不是别人的生辰八字,是我自个儿的。佛祖菩萨不是说什么,自己成了桥供人踩踏可以积累功德吗?我也不知道我下辈子能不能成石桥,索性自己做一个垫脚石,给人踩踩,积累功德。”

孙己顺口问:“人积功德都是有所求,你想求什么?”

如果不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孙己倒想顺手帮一帮。

然后,他就看到鞋铺主人使劲地来回抚弄着自己的手,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我希望九郎君能够平平安安。”

这话说完,孙己还看到鞋铺主人那双眼睛里增加了亮光,他说:“我现在的命都是九郎君给的,我不知道要怎么报答九郎君,之前有个书生说愿为九郎君竭尽什么犬什么马……”

“竭尽犬马之劳?”

“对对对!就是这个!我也不知道犬能劳什么,但我知道马能劳什么。鞋铺门口基本都会有垫脚石,我就想到了在垫脚石上刻自己的生辰八字积累功德,为九郎君祈福。”

没有人去要求他这么做,他只是自己想这么做。

这件事情萦绕在孙己的脑海里,一直到他看到了下一件事。

那是一家酒楼,楼里许多人都在奢侈地点菜——刚过完疫情,逃离生命危险,人总会去发泄一下情绪,拼命花钱或者大吃大喝便是其中一种。但在这些人里,有一个女人,在吃着一碗面食。

对方从头到尾只吃了一碗面食就结了账。

当时,孙己没有多想。

然而等他自己也吃完了饭,在城里闲逛时,又在另外一处工地前看到了那个女人。

对方从身上摸出了许多铜钱,那些铜钱够她痛痛快快在酒楼里吃五天,每天都能点两到三份肉菜了,但她把铜钱全给了工地前的一个老人。

孙己听到她说:“九郎君的庙,我也要捐钱。”

孙己走到她身旁,看着老人手里记录的册子:“这上面都是捐钱的人吗?”

老人的鼻子耸了两耸:“当然。”

孙己又问:“庙是修给九郎君的?”

老人要是有尾巴,此刻他的尾巴就要翘上天了:“当然!”

好像他在做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这庙本来是老汉我自己出钱修的,九郎君

致仕,依前太师,梁国公、知枢密院事、兼侍读。加食邑四百户,实封一百户。

满朝震荡。

官员们的视线从陆安身上转移到柴稷身上,又从柴稷身上转向遥远的孙己身上,好半天才从那几乎窒息般的感觉中慢慢醒转,百思不得其解。

这孙己……是什么时候和官家勾搭上的?

算了,不管怎么勾搭上的,他既然要回来,就得打走。

旧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团结,之前那些党派分裂好像不存在,而收到复官消息的孙己也从来学不会避开锋芒,虽然他也在疑惑官家为什么突然起用他,但既然都起用了,当然是先和旧党干一仗再说。

六旬老人态度凶狠,干事积极,柴稷非常满意,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中。

至于对方会被怎么针对,这就不在柴稷的考虑范围内了——那是他爹的心尖尖,又不是他的心尖尖。

陆安则趁着陆山岳的死亡讯息还未传到汴京,抓紧时间开始加深众人眼里,自己对孔子真意的理解。

在柴稷的助攻下,陆安获得了国子监讲学的资格。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诸位认为,此话何解?”

国子监的学士们都知道陆安是奉命前来,没有一个人会傻不愣登地去挑衅陆安,哪怕这个问题再简单,他们也都老老实实回复:“夫子说:‘君子致力于德行的修养,小人看重的是生活的安逸。君子畏法循礼,小人趋利贪得。’这便是此话的解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