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7章 霓裳羽衣曲(2 / 2)

加入书签

张岱在太常寺和内外教坊中固然能够找到最顶尖的乐人,但最出色的舞姬却都集中在宜春院当中。

她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得比皇帝的嫔妃们还要严格,张岱一个外臣自然难能频繁接触到,即便通过乐官转达一下自己的创作理念,但终究不比当面交流来得直接。

更何况张岱各种细节上的要求太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甲方,而宜春院本身表演任务就非常繁重,再加上她们也不归太常寺管。

一开始或还想随手帮一下忙,给张岱这个声名鹊起的少俊词人一个面子,但随着张岱提出的创作内容越来越刁钻苛刻,她们多多少少也开始不耐烦,于是便渐渐的流于敷衍,使得这舞乐搭配的部分明显逊于前篇。

而后续入破之后需要舞者有着更加惊艳的表现力,则就越发难以进行下去,至今都还没有编成。

宋卓听到这个缘故,也不由得长叹一声,旋即便有说道:「张侍御指导众人造成此曲,足见才趣高扬丶领袖于世。只可惜困于人事规矩,事情不能臻至圆满,或许是今人无福罢,可惜丶可惜了!」

张岱闻言后便也叹息一声,但他心内所想却与宋卓截然不容,这乐曲真正编好后,今人才是真正的无福了!

当然,这是说的原本的历史上,至于如今张岱也在诸多尝试期望能够避免生灵涂炭。而对艺术的追求倒也与此并不相悖,他把这还未完成的乐曲呈现在寿王面前,也是想要藉助一下惠妃在内宫中的力量来协调完成。

至于未来当今圣人还有没有机会改变创作这样一部着名的舞乐,那还在两可之间呢。

毕竟张岱现在就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坚定的想法,未来这货如果不想体面,那就送他一个体面。

让其提前欣赏一下这舞乐艳曲,也算是不负君臣一场。而让寿王帮忙呈献于其面前,则更是一种这世道中只有张岱能够领会的呼应。

「啊?此曲还有这麽多缺陷,那还能赶在圣寿前献上吗?」

寿王固然有一定的艺术基础,但眼下这年纪也谈不上有多高的水准,他还觉得这舞乐不错,盘算着自己怎麽加入其中呢,闻听两人对话,顿时便一脸的紧张。

「大王不必过于担心,眼下事仍未济,只是在事者技力仍然略逊而已。但使足员足力,事成不难,也有足够的时间供大王习艺。」

张岱闻言后便又笑语道,艺术创作类的事情,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方向丶没有概念,甚至都不知道该要呈现出怎样的美感,需要一次次的摸索丶尝试。

张岱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霓裳羽衣舞》,但他知道方向所在,知道要追求一个怎样的效果,至于说如何前进达成目标,那是专业的人士需要负责的内容了。

他信心满满的表态,让寿王也安心不少,然后又转回头去继续欣赏台上还未结束的歌舞表演。

宋卓一脸饶有兴致的观察着张岱,充满自信的人总是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无论同性还是异性。宋卓归京后往来乐官院,也听到了许多有关张岱的事迹,对这个与自己身世相仿的年轻人多有好奇。

此番见面,他便发现张岱不只仪表出众,内在的才华与自信也是非常的让人叹服,原本还以为众乐官们各种称赞只是一种阿谀逢迎,如今看来竟是基于事实的描述!

面对如此优秀的同类,他的心中也是不免暗生争胜之心。曲乐声辞同样也是他比较擅长的内容,因此在沉吟一番后,他便又凑近张岱小声道:「张侍御所翻造的新曲确是让人深为叹服,但在后曲俱闻之后,我也浅有所见,这乐曲似乎还有翻新的馀地……」

他一边思索着,一边慢慢将自己的感受与意见都描述一番,总体上还是觉得这曲子似乎可以调整的更刚健明快一些。

张岱也在认真倾听着宋卓的建议,待其讲完之后,便又抬手示意台上乐人们继续演奏另一个改编的版本,并对宋卓笑语道:「宋郎所见颇深,不如且听这一曲。」

随着乐曲演奏起来,宋卓越听脸色越惊,因为这一首新曲子与他方才提出的建议颇多吻合,甚至都可以说这就是他心声的表达。

知音啊!

宋卓再望向张岱时,两眼都变得炙热起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