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7章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2 / 2)

加入书签

知乎上各路专业人士都跑出来分析意义,从概念到落地华国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大家把过去分析的意义又往前推进了一些,这得益于弱光发电的转变。

佐藤和彦是产经省技术环境局的局长,他邀请了业界专家西野孝幸,来自东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以及通商政策局的官员田中健来讨论对策。

佐藤率先开口道:「西野教授,田中君,想必你们已经仔细研读了隆基公司那份发布会的报告。

我希望听听你们最直接的看法,不要有任何修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领先,而是我们能否用降维打击这个词来形容?」

田中健神情严肃:「佐藤局长,从通商政策的角度来看,情况非常严峻。

这不仅改变了全球光伏市场的技术赛道,更可能重塑国际能源的权力平衡。

如果他们能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大规模量产40%效率的组件,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的定价权将完全丧失。

更重要的是,我们曾致力于利用光伏减少对中东能源的依赖,但现在,我们可能要面临对华国在核心能源技术上的另一种战略依赖。」

佐藤无奈道:「依赖,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西野教授,从技术角度看,我们是否还有追赶的可能?

我们的企业在异质结和钙钛矿迭层电池上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源,这些努力是否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西野孝幸脸色格外阴郁,他内心和吃了屎一样难受:「化为乌有?不,是自取灭亡!局长,一年半以前,当林教授的理论模型在《Nature》上发表时,我就向省里提交过报告!我警告过,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向,一个会颠覆现有所有矽基光伏的技术!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当时林教授就对外声明过,他们很快就能量产。」

西野孝幸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我当时建议,霓虹应该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同步研究,或者尝试与华国方面建立技术交流渠道。

但我们的企业呢?他们告诉我,HIT是霓虹的骄傲,是成熟的技术路线。

他们告诉我,钙钛矿迭层电池才是下一代的主流。

他们将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旧有的赛道,完全无视未来的可能性。

那可是林教授,是把基地建在了月球上的人,我们的企业凭什麽忽视他的理论?虽说没有公布具体的模型,但从理论层面已经证明了可行。

现在呢?我们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成了可笑的沉没成本!

他们还在讨论如何把实验室的异质结效率从35%提高到36%,而别人已经实现了40%!」

霓虹企业不是一般的守旧,不是一般的冥顽不灵。

这也属于典中典了。

保罗·约翰·弗洛里是高分子化学的大师级人物,他本人获得过197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弗洛里在晚年的许多成就其实是大坑,特别是涉及晶体振荡领域,他的一些结论是错误的。

在六十到七十年代,不少霓虹化学家师从弗洛里。

这些化学家日后成为了霓虹化学领域的大佬级人物,决定了霓虹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

这些大佬们继承了弗洛里的研究成果,包括错误的部分。在他们的带领下,直到今天,霓虹化工界的许多研究,依然是沿着弗洛里的模型一路狂奔!

而欧美化学界早在90年代就开始批判弗洛里。在这位老大哥的家乡,阿美莉卡,他在大分子晶体领域的学说被全盘反思,今天的阿美莉卡化学界没有机构会继续沿着错误的理论搞科研。

然而,这不妨碍霓虹化学界,物理界和工业界,年复一年的派学者前去阿美莉卡进修,重复着一位位前辈们的实验,佐证弗洛里派模型的正确。

只要弗洛里模型是正确的,也就说明当代霓虹化学高分子界老师们的正确,也就是证明霓虹化学界自七十年代来所有前辈们的努力是正确的。

霓虹的风格都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而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时至今日,霓虹企业仍然在孜孜不倦地造着浓浓上个世纪风格的手机丶电视和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

光伏领域也是如此,别说林燃只是提出了模型,就算现在隆基绿能把产品都已经推出了,霓虹企业的研究部门反应还没有产经省的官员快,他们甚至连把林燃论文重新翻出来讨论一下都没有做。

还是依旧在商量着我们今天要怎麽做HIT,怎麽做异质结。

霓虹的技术路线主要就是两家,夏普的HIT和京瓷的背接触技术,这些都是在优化矽基电池的性能,你就算是玩出花来,也不可能突破肖克利-奎伊瑟极限。

田中健问道:「这麽说,我们无法在短期内追赶了?」

西野孝幸沉痛道:「短期内不可能。

这需要全新的理论基础丶全新的材料和全新的制造工艺。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这是产业的重新定义。

如果我们执意在旧的技术路线上继续投入,只会浪费更多资源。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华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物理方面,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原创力。」

佐藤深吸了一口气:「那麽,我们的应对方案是什麽?我们能做什麽?是像过去那样,通过补贴来保护我们的企业?还是寻求技术合作?」

田中健迅速回答道:「直接寻求技术授权!我们最近和华国关系不错,我们在半导体领域和华国有大量合作,我们可以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考量。

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与他们建立高层次的合资企业。

我们提供我们在精密制造丶质量控制和材料科学方面的优势,以换取他们最核心的技术。

这不仅能让我们获得技术,也能让一部分产业链留在霓虹,并保持我们在高端制造上的竞争力。」

新一代光伏技术公开,是对华国企业公开,对外企是不公开的。

佐藤眼神中闪过一丝赞同,但很快又陷入沉思:「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无疑政治上的问题不存在,向华国人妥协,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千代田的大佬们谈到华国,都没人敢说什麽对抗,大家顶多说个竞争。

提合作,大家只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巴不得和华国的经济捆绑再紧密一些。」

这样的合作放过去,那需要非常大胆的政治决断。

现在嘛,佳能NIL都能卖,还有什麽不能卖?

只怕卖的不够快,没有卖一个好的价格。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