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同意了一半(1 / 2)
第418章 同意了一半
林燃很少来燕京。
虽说燕京方面希望他多来述职。
但每次来燕京,他都会有种不自在的感觉。
也许历代首都的气场太强,政治气息太浓厚,哪怕他已经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部分,他来这里还是会觉得有种无形的压力。
他一般都秉持着能不来就不来的态度。
除了特别重要的会议,你非来不可,他才会跑一趟。
但开完会就回申海,绝不做过多的停留,也绝不参加燕京本地的聚会,类似聚会雷君没少私下邀请林燃,表示来的都是顶尖的企业家,可以聚聚交流一下感情。
因为重要的会,又不是只有燕京的企业家,雷君攒的局,那肯定是全国最顶尖的那批人。
这样的局,林燃也没去过。
但在隆基绿能的产能落地后,林燃特意飞了一趟燕京,上次因为事情特意飞燕京,还要追溯到,和阿美莉卡合作收割4v资本市场。
也不久。
这次,在林燃看来,这次的事情比上次还要更加重要。
在燕京的一间办公室里,办公室里的人很少,只有寥寥数人。
林燃率先发言:「新一代光伏组件的落地,对我们国家而言是好事,是喜事,但我同样有一些思考来向各位反应。」
在座的人内心一凛,他们可是知道林燃思考的威力,台股在这样的思考下已经被整惨了,台积电的肢解也在进行中。
用林燃一思考,世界都会被其影响来做注解毫不为过。
「在光伏行业,我们过去习惯了先做大再做强的模式,企业都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市场。
结果是什麽?
光伏组件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但我们自身的企业利润微薄,技术人员收入无法与他们在欧美同行相比,整个行业都陷入了无休止的内卷。
现在我们的光伏组件历经了二十馀年的发展,第一次有了技术上代差优势。
比欧美同行的产品,竞争力高出不止一筹。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政府干预,我们的光伏组件又会是价格大战,明明技术已经有了领先,产品有了优势,却还是以超低价出售,企业没有赚到钱丶员工的收入没有提高丶整个行业还是一直在内卷。
市场进入到恶性竞争的模式,这项革命性技术的直接受益者反而变成了欧美的消费者。
我希望能够和有关部门合作,通过税务来监督,强制要求所有使用新一代光伏技术的企业,为其员工提高工资。
这个工资涨幅,将与企业的产能规模挂钩。」
在座各位面面相觑,你一个企业,这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
让我们来管吗?
「林总,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们后续会认真研判。」
林燃点了点头,继续道:「为了支持企业,阿波罗科技愿意承担这部分新增工资的一半。」
没等他们消化完这句话是什麽意思。
林燃接着说道:「这里的承担,当然不是给钱的方式,而是利用技术授权费的机制。」
随即林燃给各位解释了一下,技术授权的收费模式。
然后说道:「根据我们和光伏企业约定的收费模式,所有企业都需按产能向我们支付阶梯式的固定技术费。
阿波罗科技愿意将补贴的那一部分,直接从他们收取的授权费中进行抵扣。
也就是说,这个补贴的资金循环是:企业支付授权费,授权费里的一部分直接抵扣给企业用于发工资。
我们希望税务部门能全程监督,确保每一笔钱都真正发到了员工手上。
这样做这既没有增加财政负担,又保障了员工利益,同时也迫使企业放弃低价竞争的模式。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的竞争模式:不再是依靠压低人工成本和价格来竞争,而是倒逼他们去优化管理丶提高技术附加值。」
这里的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决定产能,良品率,生产效率等的工艺和企业管理能力,这些都能算是技术。
「林总,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谁来定义高工资?多少算高?八千还是一万?你们去强制干预,是否会扭曲市场,制造新的不公平?难道一个企业的价值,不是由它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吗?你的想法其实可以看做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企业最核心的用人成本,这是否会扼杀市场的活力,让企业失去自我调整的能力?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大干快上的教训。
一旦设定了补贴和指标,就必然会催生寻租行为。
企业会想方设法套取补贴,而不是真正去提高效率。我们是在用一项复杂干预,去解决一个本应由市场自我调节的问题。
再者,您说的内卷,难道不是市场自我出清的过程吗?弱者被淘汰,强者才能生存。
我们现在用补贴去保护那些本该被淘汰的企业,这难道不是在制造低效的僵尸?最终的代价,将是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下降。」
林燃解释道:「王主任,当然不是,我们这是在对合作夥伴进行一个审核,对他们进行一个补贴。
这可不是什麽行政干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