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2章 红磡200万尺地皮的开发计划(1 / 2)

加入书签

第752章 红磡200万尺地皮的开发计划

就潜力来说,港灯还是比不过和黄的,除非自己刻意将一些资源给它,如今只要先到手就行了,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国内基建的投资,也不是自己想怎麽样就怎麽样的;

李察信笑道:「好,没问题,我这边绝对配合长兴集团。」

他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看来杨文东并不打算通过一些手段来转移走和黄的优质资产,这也说明,杨文东也是真心想将和黄运营好的。

杨文东接着说道:「这第三件事就是地产了,和黄目前有很多地产业务,无论是开发的还是没开发的,这些我都不过问,是你的事情;

不过曾经黄埔公司在红磡的那块老旧港口地皮,总面积有200万尺,不比曾经的海港城地皮差,我准备开发这一块地皮,你觉得怎麽样?」

李察信听完后,立刻道:「杨生,其实在和黄获得货柜码头,红磡黄埔码头逐渐荒弃之后,祁德尊也曾经想过将这块地皮开发;

可问题就在于港口土地的属性是工业用地,要改成商业用地,那就得出一大笔『工转商』的费用,这麽大的地皮,地产危机之前的费用就要4个亿以上,加上红磡的人口也没那麽密集,所以最终评判风险太大,也就不了了之了。」

「哈哈,那是以前,那个时候地价高,红磡经济一般,祁德尊在这件事上的决定并没有错,如果是我,也会一样选择。」杨文东笑了笑摇摇头道:「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危机虽然结束了,但地产价格还不高,远比不上巅峰时期的71丶72年;

而红磡现在的经济,比以前也强多了,一个是红磡海底隧道通车,红磡直连港岛,二个就是港岛拥挤,红磡以及九龙靠海的几个迟早会成为新的经济中心,第三就是红磡工业的发展也很强,有伯克希尔在,迟早会成为香港新的纺织业中心。」

时间不一样,那同一件事的选择也不一样;

早年的红磡经济很一般,除了是内地三趟快车的终点之外,其他基本上啥都没有;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美国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丶工会的闹事,加上杨文东的游说,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的高层已经放弃了在美国重振本土工厂计划,转而重点扶持在香港的工厂;

虽然香港在几十年前就有纺织业,但都是低端的,伯克希尔带来的则是各种中高端材料工艺,这也给香港纺织业带来了转型的机会,很多纺织业工厂也都开到了红磡丶靠近伯克希尔工厂,这自然给红磡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及经济,同样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红磡;

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制鞋产业,只要美国耐克发展起来,那杨文东也会在红磡建制鞋工厂,以耐克的发展速度,绝对能够超过香港各个高端纺织业的总和。

李察信点头道:「杨生说的很对,只是,这笔钱,和黄也拿不出来啊。」

现在进行「工转商」,价格肯定比71年便宜,但再便宜,这麽大的面积,金额也是以亿为单位的,现在的和黄,穷的员工工资都快发不起了。

杨文东道:「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这块地,你按照现在的工业用地价格,估一个合理价格,然后我会让长兴地产购买50%的股份;

资金进入合资公司后,我会安排与港府进行协商谈判,进行工转商,等完成之后,合资公司便可以一起开发这块地皮了。」

原先历史上,老李也是趁着经济危机刚刚结束的时候,与港府协商,将这块地皮进行「工转商」,因为当时地价低,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所以价格非常便宜,这使得和黄在这块地上净赚50亿港元外加一个17万尺的商业广场;

而现在杨文东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计划提前十年,或许赚不到50亿,但根据通货膨胀,大概率也就差不多了,早点将这两块地现金化,那也可以拿着这麽大一笔资金,去投资其他地方,要是抓住了一个黄金机遇,那最终获得的纸面数据,就会轻松超过50亿了。

「好,我明白了,那合资公司的事情,我会与长兴地产协商的。」李察信答应说道。

这也是很多公司的基本操作,自己有地皮但开发不了,于是便与其他有能力开发的公司进行合资,最终收益分配就看各方资源与实力了,不过一般是一人一半,因为两边谁也离开不了谁。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行,和黄的事情就这样,除了这三件事,其他你自己先做主,一些没用的小公司,赶紧处理掉,我会安排一个团队过来配合你的。」

公司的资产,无论是采购还是出售,都会有非常强的灰色利益链,这一点,别说刚刚收购的和黄,就是其他子公司,有这种事情,都是被总部办公室的审核人员严格监察;

甚至如同廉政公署的成立一般,杨文东也不是完全相信总部办公室,毕竟都是人,也可能联合起来,所以有的时候,他还会随机安排第三方审核机构在事后进行重新调查,反向排查之前的事情;

这麽多年来,还真的查出一些蛀虫,然后自然是送进局子了;

一家几万人的大公司,规模如此之大,有些腐败也很正常,也不可能完全阻止得了,当年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做不到,但只要随时的进行监察,限制这些人无限膨胀的黑心,只敢稍微做一点,那就行了。

回到自己车内后,杨文东带着笑意说道:「和黄的收购总算是结束了。」

「是啊,接下来,我们搞定港灯就行了。」方先名也同样很开心;

跟着自己老板,连续拿下多家英资巨头,这对自己来说也是巨大的成就,说不定未来有人着作香港商业史,自己的名字也会被提及了。

杨文东不在意道:「港灯的事情基本上没什麽大问题,跟和黄一样,发电业务交给现任管理层就行了,地产业务,可以分别与和黄以及长兴地产合作;

这件事你负责吧,我就不参与过多了,地产方面,你待会去找一下郑志杰,将和黄与未来港灯合作开发共有地皮的事情跟他说一下,我之前已经对他提过了,他知道该怎麽做的。」

港灯的规模虽然大,但业务结构简单,目前只有发电与相关配套,其他业务包括地产,自己都是不做的,之前是交给和黄,但和黄出问题外加地产危机,也就不了了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