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研究生考试开始,第一批考生反馈:(2 / 2)
虽然每批的考试内容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想知道困难程度。
一上午时间,好些人比今天参加考试的人都还紧张。
当然了,方言他们依旧开始在进行着看诊的任务。
只不过当天中午的时候,一个个都找到方言,让他想办法找人打听下今天参加考试考生的反应。
没办法,方言认识的人多,这些人基本上到京城都会来找方言,像是拜码头一样。
方言也是好吃好喝招待着,所以找他打听是最合适的。
「你们都先别着急,现在人家考完试还得吃午饭呢,西苑医院坐公交车过来都得一个小时,等到下午晚点的时候,自然会有人过来,到时候我再问问,肯定就知道了。」方言对着急吼吼的众人安抚道。
这年头又没手机,想要知道考生第一时间的反应还需要等待。
当然了,方言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去问考官。
不过总觉得这样做的话,就有些变味儿了。
当初岳美中教授这个发起人还让他帮忙想考题呢,这不离谱嘛……自己出题考自己,也是没谁了。
世界虽然是草台班子,但也不能这麽草台班子吧……
等到下午四点左右,大家都有些急不可耐的时候,今天第一批参加考试的江苏考生终于是坐着公交车回来了。
这些人里面有些是朱老的徒子徒孙们,有些也是那边的名师带的徒弟,只是他们好几个人脸色看起来都有些凝重,只有个别人表情稍微好一些。
一见面就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难度有点大,不只是面试,笔试也同样刁钻。」
其馀人也纷纷点头,认同这个结论。
听到这个消息后,等待消息的所有人心都提了起来。
于是连忙追问到底是怎麽个情况,虽然后面考的题目和今天肯定没什麽关系,但是也想看看到底是怎麽个刁钻法。
至少要有个心理准备吧。
就听到考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笔试考四大经典,看着基础,可题目绕得很。就说《伤寒论》那道题吧,没直接问『太阳病发汗太过』的治法,反倒给了段医案。」
「原题是『病人恶寒发热,头身痛,服麻黄汤后汗出如洗,继而心慌手抖,小便难』,让你说出原文依据,还得辨析这是『过汗伤阳』还是『过汗伤阴』,光引用条文都不够,得把机理拆解开。」
另一个戴眼镜的考生接话:
「《金匮要略》更绝,考『水气病』,给了三个不同证型的病案,一个是『身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一个是『面肿,发热,口渴,小便黄』,还有一个『腰以下肿,按之凹陷不起,畏寒肢冷』,让你分别对应原文里的『风水』『皮水』『正水』,还得说出鉴别要点。」
「我们考完试,几个讨论的时候,光『风水』和『皮水』的区别就争了半天。」
「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
「……」方言他们一个个都无语了。
这还没等他们回答呢,就有人像是应激似的,皱起眉说道:
「那段《黄帝内经》的注释题,简直是给古文功底挖坑。原文是『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让你先翻译,再解释『掉』『眩』的古义,最后结合临床说『肝风内动』的三种证型。我弟把『掉』译成『掉落』,直接就跑偏了,这次估计要遭重了。」
这是两兄弟一起来参加考试的,现在不知道能有个什麽结果。
不过大家也不太关心,而是立马追问:
「那面试呢?面试都考验你们什麽?」
笔试都如此的刁钻了,那面试岂不是要升天?
听到面试的问题,大家一个个的脸色更加的不好看了。
有人总结道:
「面试考的是临床的问题,又不光是考临床的问题,可能把临床问题问完过后,他还会问你关于开的药里面某一味的炮制。」
「就像我遇到的那个问题。明明临床的问题已经问完了,我回答的也很好,结果面试官拿着根晒乾的『过江龙藤』,问这味药在岭南和中原的炮制方法有啥不同,还得说出差异背后的医理。我又不是岭南的人,只在书上见过,哪知道具体炮制细节?最后支支吾吾说的都是皮毛。」
有个考生说道:
「我感觉完全就是为了把多数人拦在外面。」
「能够达到他们要求的人要麽就是个全才,要麽就是运气很好,刚好问到的都是知道的。」
众人面面相觑,这好像确实有点刁钻啊!
PS:明天请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