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9章 研究生考试开始,第一批考生反馈:(1 / 2)

加入书签

第1149章 研究生考试开始,第一批考生反馈:地狱模式(月票加更)

接下来许建强讲完后,其他人也上台开始讲起来。

徐志远针对那冷诱发的「鱼网斑」(网状青斑)提出了看法,他引用了几本岭南温病着作的理论。

陈仲平则聚焦萧承志的热痹,他提到了岭南常用的几味养胃阴药。

李卉在分析的时候加入了一些岭南药材的融合,有很大的当地特色。

林雪玲结合她针灸方面的优势,她提供了辅助治疗的方向,操作性很强。

整个分享过程中,方言班里的人听得极其投入,不时有人埋头速记,或者小声交流。

这些信息流无声地融入他们的知识体系,让众人视野豁然开朗。

一个个都真切地感受到,岭南这六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药针法,更重要的是一个个独特的丶扎根于地域和实践的学术视角。

这大大填补了大部分人认知版图上的一块空缺,许多之前模棱两可的配伍可能性丶治疗方案组合,现在都变得更加清晰和富有创造性。

分享结束,掌声再次热烈响起。

方言抬腕看了一眼时间,今天这一下午时间就这麽在六位的分享中过去了。

自己收获也是相当大啊,方言走上台前,真心实意地感叹:

「精彩!太精彩了!感谢六位同学毫无保留的分享。」

「许建强丶周辉文同学的护正祛邪外科理念,徐志远同学对伏热的精准捕捉,陈仲平同学强调脾胃枢纽作用,李卉同学带来的岭南奇药,林雪玲同学的针药结合思路……这些都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你们的分享,不是简单的观点补充,而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大门!收获太大了!」

方言这情绪价值给的还是相当到位的,六个人讲了一下午时间,也没怎麽藏着掖着,至少是基本上能说的都是说了的,至于下面的人能不能理解,还有能理解多少,那就是看个人的悟性了。

反正除了方言,班上全理解的人还是有好几个的。

不过今天交流后,大家也知道这几个人的实力了。

接下来要和他们竞争,大家也感觉到了压力。

但是今天还是要感谢人家的,大家在方言说完之后,再次鼓起掌。

今天下午的分享课就在一片和谐中结束了。

接下来,本来方言是打算邀请他们去家里吃一顿的,不过萧承志已经先和他们说好了,今天晚上去萧家老宅,萧承志要在那边招待一下这些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六位,陪同的人还有邓南星。

既然萧承志已经邀请了这些人,方言也就没有再说这事儿了。

接下来一直到研究生复试开始,他们都会每天到这边来,要请吃饭,来日方长机会很多。

而接下来的好几天里,又来了好些地方的中医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就像大家约好了似的,只要到了这首都地界,都会来协和医院拜访一下方言。

天南海北的人都有,四川绵阳江油的,江苏南通的,这些地方的人更是直接找到了方言家里。

当初方言给江油那边发过电报,说了只要有人到京城来,他都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就像是老范他们一样,这次人家来了好几个人,先找到老范,然后就找到了方言家里。

至于江苏南通那边的,特别是朱良春朱老的徒弟或者徒孙,他们来京城先是拜访孟济民,然后就是到方言这里拜访。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人,只要是听过方言名声的,都会到医院去找他。

方言发现自己的影响力和名气,好像比自己想的要大。

时间很快,到了7月6号。

第一批的研究生复试考试,终于在今天开始。

根据方言从研究院内部得到的消息,这次复试的考生中主要是1966年前入学和1970年入学的中医院校毕业生,此外则是中医带徒和自学中医者,还有一些个别的西学中者。

复试的地点在西苑医院。

方言没机会去看,但是已经提前在学校的公告栏知道了面试的大概情况。

一百多人,在西苑医院的会议室,分四组进行笔试。

这次的笔试和初试不一样,这次以四大经典为考试内容,以医古文代替外语。

笔试完毕后,马上就开始面试。

一上午时间,这一百多号人就要考完。

当天《光明日报》头版对此事进行了报导,并配发了短评。

文中强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中医研究生,是创造我国新中医医药学的重要步骤。

今天开始一直到七月十五号结束,一共十批考生。

考试开始,其他批次的考生都和方言他们一样,关注着这次的考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