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 / 2)

加入书签

姓……

扶苏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一个成绩靠前的名字上面。如果说别的人都是因为祖辈的姓氏昭彰了自己的身份,那么这个人,就是自己青史留名了。

这个人姓晏。

很特殊的姓氏,几乎是明牌了,立刻让人联想到人称“晏相公”的当朝枢密使,后世跻身北宋背诵天团的晏殊是也。

但这个人的名字,更在后世经常和父亲列在一起。不是因为政治有什么成就,而正是因为政治上一事无成,导致他写出极为清丽深致的作品。

“啪。”

扶苏的双手倏然阖在了一起,清脆地发出类似于鼓掌的音效来。实际上,他现在确实有点儿想鼓掌了。

除了李球以外另一个伴读的人选,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吗?

首先,他是文官士大夫代表者的子辈,选出来很能服众。

其次,扶苏对他的生平很了解,绝对不是会push自己努力当太子的奋斗逼。

最后,他是个历史名人诶。虽然说扶苏自己就算个名人,可谁会嫌集邮的机会少了呢?再说了,仁宗朝最有名的那一批历史人物,扶苏至今还没见到一个。

他“啪”地指在这人的名字上:“官家,我想要他!”

官家循着扶苏小小软软的指头看过去:“晏几道……莫非,是晏相公的幼子?”

作者有话说:

----------------------

不会出现在正文里的小剧场:

晏殊:咋样啊今天选伴读?

小晏:不知道啊,只记得成王长得很可爱。[哦哦哦]

第5章

夤夜已至,更漏恒长。坤宁宫中灯火通明。夜中微风浮动,四面燃起的烛光将明堂照得静默且肃穆,映着帝后二人的脸庞。

“李球,晏几道。这两位,就是肃儿未来的伴读?”

曹皇后的目光从伴读的名单上划过,又在仁宗的脸上停留了一刻。

她明明什么话都没有说,但仁宗却大感冤枉,立马率先解释了起来:“都是肃儿他自己挑中的,朕未曾有过半点徇私!”

他就算私心里再爱重于李家,也不会用未来太子的读书大事当作砝码。话说回来了,在皇后心里,他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曹皇后:“肃儿和官家果真父子连心。”

仁宗:“……”

是真心话呢,还是在阴阳?

曹皇后是刘太后临终前指给仁宗当继后的,身上有着刘太后派系的深刻烙印。仁宗又对刘太后不甚待见,这也是帝后关系冷淡的一大原因。不过,曹皇后自己倒是从不避讳出身,甚少对皇帝献媚讨好,也没对李家有过额外的表示。

仁宗说完之后,见曹皇后没有开口反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