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2 / 2)

加入书签

……

医疗仪器发出稳定运转的声响,夜枭睁眼时触目一片洁白。

他死后上不了天堂,当然,注射的血清也不会让他就这么死掉。夜枭尝试着动动手指,当灵活的指关节未能及时给予反馈时,他便知道这不是真实世界。

在法庭过往研究中并未提到二次注射血清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由于利爪储备充足,那群精明的商人更倾向于坏了就换的策略,几乎没有像他这样利用血清极限操作的,会有什么后果都是未知。

不过夜枭知道他在梦中——噪点、色块,不管多少次回望,他的记忆总带着难以忍受的视觉缺陷,伴随陈旧之物腐烂的气息——这是分辨现实与虚幻的有利依据。让他知晓,自己不仅在做梦,记忆还回到了小时候。

知道自己在哪,一切就尚在可控范围。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ǐ???????e?n?②???2????????o???则?为?山?寨?佔?点

这里是柳林儿童救助中心,它是全哥谭最先进的精神类疾病和神经功能障碍患儿救治医院*——在真相帷幕尚未拉开前,这里曾是很多家庭的希望。

家长将患儿送到这里接受封闭治疗,期待医院有天能还给他们健康而活泼的孩子,并且每月为此支付一笔不菲费用。至于无力承担者,则有托马斯·韦恩的基金为这些难以为继的家庭提供帮助。

在哥谭,如此宁静祥和、充满希望的地方可不多见。但,正如谎言终有破碎那天一样,面上光鲜亮丽的救助中心在某次塌陷中暴露了它隐瞒的残忍真相,整个社会顿时一片哗然,人们这时才知道对被送到柳林救助中心,极大概率下半生都在那儿度过的患儿们来说,柳林和地狱几乎没有差别。

不过小托马斯·韦恩在时,柳林救助中心还没有被揭去那层象征纯白无垢的羔羊皮。

当他还是个无法动弹、只能终日躺在床上的孩子时,他认知中的世界便是嘈杂的——体罚、饥饿、虐待时常上演。救助中心隔音很差,下雨时还好,小托马斯·韦恩的世界就剩下了他自己;而不下雨时同类便发出哀嚎,混杂着呜咽与牙关战栗声,在每个没有雨的夜晚断断续续进行。

奇怪的是,没有人敢对他施以那些令人胆寒的折磨。后来他才明白,自己的存在对于这群伪善之徒而言是种资本。韦恩基金会的捐款的柳林的经济命脉,而他——托马斯·韦恩之子——是最显而易见的筹码。只要他活着,哪怕是一具半死不活的躯壳,基金就不会断流。

“希望他比他父亲死得早吧,”更换药物时他听到他们嘲讽地议论:“否则没了基金支持,这地方可有得他受了……”

小托马斯·韦恩并不关心这些,他的病况在好转,从能掀开一点眼皮,到能活动嘴巴,他对身体的掌控更多了。他开始学习说话,只为了请求一件事:把他的床搬到靠窗的地方。

他知道窗外能看到父亲建造的一幢大厦。当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上时,那座建筑金光灿烂,简直像金子铸造的奇迹。他喜欢那光辉,仿佛它能将他引向一个自由的未来。

他知道他有个哥哥——那些人给他看过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合照——那是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他很高兴布鲁斯·韦恩有副好身体,不用像自己这样成天躺在病床上,但小托马斯·韦恩同样坚信有天他也能站起来奔跑,像哥哥一样,甚至他要跑得比他更快些! w?a?n?g?阯?发?布?页????????w?€?n????????5????????

那些美好构想在他脑子里打着转——等完全好了,他们来接他时会说什么呢?小托马斯·韦恩思索了许久,但始终想不出答案。于是,他决定,不管他们说什么,他都会送出自己的见面礼——这是他为这个重逢计划已久的仪式。

手指稍微能活动后他就开始尝试折纸,那些人教会了他怎么折猫头鹰,他便用病历本折出了两大一小三个不同的模型放在抽屉里,期待着见面时能亲手给他们。

……

夜枭看着那个幼年的自己,隔着梦境冷冷地注视着。

他知道,这个孩子永远等不到那天。他的家人从未出现,他们的影子永远只存在于照片和他破碎的记忆里。他折的猫头鹰最终积了灰,躺在抽屉的一角,慢慢被遗忘,直到腐朽。

他会闻到难以忍受的臭味,但那不是纸张腐朽的味道——床下躺着的是另一个孩子,为了逃避虐打,他不知何时躲进了这里,蜷缩成一团,无声无息地死去。在那一周,托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