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2 / 2)
“或者直接问江若海可能更快。”他又补充说。
谷以宁应了一声道:“时间这么久也许她也不记得了。话说回来,你都是怎么找到或者想到的?不会是用了GPT吧?”
莱昂不肯回答,却过了会儿问:“这些对你有帮助吗?我自以为是想了很多,但也许也不是很有用吧?”
“非常有帮助。”谷以宁笑说,“自以为是这个词不是这么用的。你是想听夸奖或者感谢吗?”
莱昂也低低笑了,声音透过话筒振动着传来,谷以宁听见他说:“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谷以宁忽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电话没有挂掉,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只有呼吸声在电流之间传递。
谷以宁捏了捏鼻梁,也不知道怎么自己便开口说:“视听一直都是我的弱项。”
莱昂又笑了下:“谷老师,怎么忽然谦虚了?”
“是客观评价。”谷以宁挂着笑意纠正他,“我这方面没什么基础,视听美术这类能力不像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习题,不是三年五载靠着努力就能改变的。我倒不是心虚,只是觉得很吃力。但对有些人来说这却是直觉和天赋。”
听他说完,莱昂说:“你不需要和他比较。”
“谁?”谷以宁明知故问,“我是想说,你就很有天赋,帮了我很大忙。”
莱昂这次没说什么,隔着电话,谷以宁猜不到他会是什么反应,应该洋洋自得地笑一下才对吧?
可是莱昂似乎一夜之间沉稳了起来,说的是:“对你有帮助就好。”
过了一会儿,谷以宁才自己继续道:“我想如果顺利的话,这周可以约江若海见面聊一次,到时你和我一起。”
“好。”莱昂没有二话地答应了。
挂了这个电话,谷以宁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在密密麻麻的备注上写下更多。
又翻到剧本结尾,他犹豫再三,最终用绿色的笔画了一个问号。
——故事结尾一定要这样现实吗?明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为什么却回到一地鸡毛?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谷以宁能拿出无数种艺术理论加以反驳,但现在,他却自己有了动摇。
理智的声音说电影美学是统一的,视听的风格和故事走向也要保持一致,这部电影应该有一个更明快清澈的结局。 网?阯?f?a?b?u?Y?e?i???????è?n?②???????⑤?.???ō??
心里的声音也在说——不如就真的把这部戏当作一个起点,等到《第一维》第一幕第一镜开拍时,他希望那声action,是属于他自己的声音。
第24章 重逢如故
谷以宁离开北京去台北的时候,注销了自己的微信手机号邮箱,删除了五六百个联系人,回来之后难免会再次碰到,从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这样做。
江若海就是第一个这样问的人,而且是见面的第一句话。
“谷以宁你联系我还要通过周骏?至于吗?为什么把我拉黑了?”
谷以宁没想过再次和江若海见面会是什么情形,但好像也就该是这样。他笑了笑说:“你真是一点没变。”
从性格到外表都和过去一样,戴着叮当作响的首饰,混搭的宽松色彩明亮的衣服,头发是像云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