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8(1 / 2)

加入书签

那时的朝局有多混乱,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木兰辞官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和她的性别并无关系。

朱元璋则撇撇嘴:“花氏本来就是女扮男装参军,不治她欺君之罪就已经够好的了,还想当尚书郎?”

明月并不知道赵、朱二人的评价,考虑到自己的玻璃心,她在视频中发表观点一向非常克制,谈到这些尖锐的问题大多浅尝辄止,此时也不例外。

“虽然是虚构人物,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应该确有其事,甚至这样做的女子肯定不只有她一个人。”明月觉得这是她一直未被揭穿女儿身的最合理原因,“她不是一个人,她们是一群人,大家心照不宣,反倒形成了一种保护性沉默,才能将秘密保守十二年。” w?a?n?g?址?f?a?b?u?Y?e????????w???n????〇?????????????

“花木兰是一群在战争中从未缺席却被抹去姓名的女兵、女将的缩影,和平阳昭公主一样令人惋惜。”明月话音一转,“樊梨花不一样。”

“同为虚构人物,她不仅以女子之身当上了元帅,还被皇帝加封为了威宁侯,但故事神话色彩过重,比较雷人的是,她的丈夫薛丁山已经娶了两位夫人,樊梨花是第三个,期间还发生了诸多狗血剧情,故事的结局又抹黑了一下武则天,整体上看,勉强算是瑕不掩瑜吧。”

明女郎一向不掩饰她对武则天的喜爱,看她一脸不爽的模样,宋明两朝人都笑了:樊梨花和薛丁山的故事多见于各地史志稗史之中,自唐时便已流传于民间了。

想来今日之后,必定会有很多人收集整理编写这夫妇二人的事迹,肯定会将故事改得更符合后世审美,结局也不会再把武则天写成坏人了。

“樊梨花师从骊山老母,师姐有钟无艳,师妹有穆桂英,都是各个时代的英雄女将。”明月省略了那些移山倒海、撒豆成兵的神奇法术,“故事中设定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但史书中薛仁贵的五个儿子都不叫这名,现在多认为他是最厉害的两个儿子——薛讷和薛楚玉的结合体。”

“两人是天上的金童玉女转世,不巧下凡之后,一个成了西番总兵之女,一个成了大唐将军之子。战斗中,樊梨花对薛丁山一见钟情,假意战败,薛丁山对自己的水平没数,还要乘胜追击,樊梨花这才被迫显露真本事,薛丁山反倒被擒。”

明月再次省略了樊梨花失手杀父杀兄的狗血剧情和她被薛丁山三休三请的恋爱脑行径:“喜欢樊梨花的爽点就在这了,她生擒了薛丁山一次,救薛丁山出阵一次,挂帅出征为兵败的薛丁山收拾烂摊子一次。”

“薛仁贵这个名将公公更看好她而不是自己亲生儿子,让儿媳妇接任了征西大元帅之位,这点更是爽上加爽。”就冲樊梨花各个方面都强于薛丁山这一点,前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明月咬咬牙也就忍了,“得封侯爵也完全是因为个人能力,满门抄斩她还能死里逃生,孙子薛平是偌大的薛家仅剩的血脉,有这些爽点在,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

明月不打算细讲自己不喜欢的那些情节:

创作者困囿于时代背景,自己身为读者便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是《薛丁山征西》,能在一部类似于男频文的作品中找到这么多女角色可以称道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眼见着明女郎要开始讲穆桂英,赵匡胤提起一口气——今日本应是大宋的专场,前两个都不是宋朝人,后面这两个总不至于还与本朝无关吧?

朱元璋依靠着博闻广识的宋濂,猜测出“梁红玉”有可能是抗金的梁氏,但这“穆桂英”,连宋濂都毫无头绪,毋论他人了。

文艺作品能够塑造人。

明月幼时沉迷于电视上的《穆桂英挂帅》,穆桂英也因此成为了她心目中的女将top1。

后来了解到了樊梨花的事迹,她才发现这两位女将的人生经历还蛮相似的,但两位丈夫的形象可就天差地别了。

一想到樊梨花“爱”的薛丁山已经有了两位夫人,明月就觉得夸她“敢爱敢恨”很奇怪。

姑且不提此事,就说薛丁山三休樊梨花之中,有两次都是在质疑她的品性,三请也很不情愿,和好似乎只是为了利用她的军事能力,观感非常不佳。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ǐ????????€?n?2???????????????????则?为????寨?佔?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