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1 / 2)
改成了贞观三十三年。”
唐朝大臣狂喜:如今才是贞观三年,陛下还有足足三十年的寿命!
李世民本人亦难掩悦色,宋明两朝君臣却皱眉:这好像不太对吧。
“这就是UP主要说的最后一点不同了,一十三不对,三十三也不对,正史中,李世民寿终于贞观二十三年,谥号和他崇拜的刘恒一样,也是文。”
“大唐的骄阳已然落下,耀眼的光辉让整个王朝都念念不忘,属于李治的时代马上开启,而属于武则天的时代,也即将到来。”明月给这次的答题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李世民颇觉失落,细思确实有理:贞观三十三年,稚奴都已经三十岁了,哪还需要什么顾命大臣?
大臣们也有些沉默: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若是一开始就知道是贞观二十三年,他们如今就不会有心理落差了。
李世民打起精神:这是最后一次抽取弹幕的机会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将机会转让给了长孙皇后。
望着天幕之上那一行行字,长孙皇后神情酸涩。
良久,她抽取了这条属于自己的弹幕:
【唉,贞观一十三年,长孙皇后已经去世三年了。连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见到了,怎么不让二凤见一见他的观音婢呢?要是少生几个孩子就好了,身体素质会好很多。】
唐朝这群感性的君臣都要落下泪来,任谁也想不到,中宫只有七年的寿数了。
不要以为古人不知道生育会损伤身体,只不过是抱有侥幸心理罢了。
听弹幕这么一说,李世民当即下定决心用“物理”手段避孕。
如今他们已有四个子女,稚奴的位置已然不可动摇,不需要再生更多的孩子了,还是她的身体更加重要。
宋明两朝人却不太乐观:
少生几个孩子固然好上很多,但贞观九年对于长孙皇后而言太过残酷了。
生母病逝、李渊驾崩,双重的哀痛击垮了她,这才诱发了她早年罹患的气疾。
再加上李承乾已然纳妃,她心中没有了牵挂。
撑到贞观十年,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
不过,后世或许有根治气疾的方法,就藏在那天幕五科之中也说不定。
赵匡胤以为自己要抽的这条弹幕肯定也跟唐朝有关,却不曾想,竟讲起了民间传说中的李靖:
【李靖更搞笑,在《西游记》里面成托塔李天王了,《封神演义》更是直接给他换了个朝代,成西周武将、陈塘关总兵了,笑死。】
唐朝中后期就已经有把李靖写成“天王”的小说了,赵匡胤虽未读过这些话本,但也在民间听闻过此事,不知道李靖本人得知此事会是什么心情。
朱元璋更没空读劳什子话本,李天王他倒是听说过,哪吒三太子的爹嘛。
《忠义水浒传》里那个晁盖,不就有个“托塔天王”的诨名吗?
唐朝众人面面相觑:
托塔的那个不是毗沙门天王吗?怎么变成自己的同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