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2 / 2)

加入书签

幸好这一世吾通过科举晋身,成了陛下的臣子,不用在那刘邦手下讨生活。

倒是萧先生,性情也太过单纯了些。

之前便轻易相信了自己,后来恐怕也是轻信于那刘邦,才落得一个惨死的结局。

现在他在太子手下,又有明女郎的批语,应该不会轻易枉死了。

“萧何是刘邦微末之时的好友,经常用自己豪吏的身份袒护刘邦,就连刘邦去咸阳参加徭役,萧何都比别人多给二百钱,刘邦起义后走的每一步路,都有萧何在背后负重前行。”明月唏嘘,这才是真正的兰因絮果,“进入咸阳后,其余将领都直奔珍宝而去,满眼都是金银财帛,只有萧何去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府邸,将法律诏令藏书都收集起来,这些东西后来在汉朝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顶着陛下、太子以及诸位同僚复杂的目光,萧何硬着头皮请罪:“臣有罪。”

嬴政微不可察地笑了一下,溱洧这段时间已经和这位下属颇为相熟,此时便揶揄道:“确实有罪。你身为官吏,应当公正执法,怎能借职位之便包庇刘季呢?”

萧何怔愣一瞬后满脸愧色,又听太子复言道:“有罪不能不罚,便由吕雉核实汝与刘季之罪,念及汝保留本朝法令藏书之功,从轻发落吧。”

萧何更加惭愧了。

从前他庇护刘季,刘邦登基后却以疑心回报。

如今殿下庇护自己,他绝不会忘记殿下的恩德。

只有韩信颇为迷茫:不是在说刘邦吗,怎么又扯到了刘季头上?

自己来咸阳多日,早就听闻刘季兄弟颇为豪爽,一直想要与之相交。

他怎么和那刻薄寡恩的刘邦扯上关系了?

此时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刘邦和刘季似乎是同一个人。

吕雉见嬴政颌首,这才行礼领了太子给她的这个任务。

垂首而立,吕雉心中却颇为不宁:她总觉得韩信死于钟室之中,有些不太对劲。

先前明女郎说过,未来的她和刘邦帝后打架,许多不知进退的开国功臣都遭了殃。

现在想想,不会这韩信就是其中一员吧?

吕雉知道,合格的政客根本不会在意上一世发生了什么。

比如她师父李斯,就算天幕现在说自己亲手杀了他,师父也只会付之一笑,继续掏心掏肺地传授她知识。

若是把师父换成太子夫,师兄恐怕没有师父那般老奸巨猾,应该会对自己敬而远之。

但这韩信......

吕雉有些如芒在背:若是他真如明女郎所言,政治素养极低,恐怕她要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了。

韩信此刻在想什么呢?

他在心疼萧先生。

韩信从淮阴千里迢迢来到咸阳,形容狼狈,是萧先生慧眼识珠,才让他不至于在科举之前饿死。

也只有萧先生在科举之前就认可了他的能力,甚至为他据理力争,使武举设了比试、演兵两科,不然仅凭前者,他断然拿不到魁首之位。

如今得知萧先生为那刘邦做了如此多事,既是好友,又是恩人,刘邦却让他惨死在钟室之中,所作所为实在令人不齿。

这便显现出韩信在政治上的幼稚了:臣子为君王做的事,又怎么称得上是恩德呢?

第90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