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人同为男子,平日里没有涂脂敷粉的习惯,出来时并未带上膏脂。

水笙抚着男人眉头,浅浅一笑。

“不打紧,掉点皮不算什么。”

赵弛:“过下个镇子,买罐肤脂涂上。”

水笙乖乖点头,此事为自己,也为赵弛。

赵弛干那么多活,手上粗茧厚厚的一层,有时泡在水里久了会裂出口子,用膏脂涂抹,可缓解几分症状。

马车重新启程,还带着些许秋早的凉意。

水笙钻出车厢,挨到男人宽阔的背后。

赵弛侧目,将他揽到身前坐稳,握着他的手牵住缰绳。

水笙睁大眼睛,掩不住欣喜。

赵弛低头,在温润柔软的唇瓣亲了亲。

“教你驱策马车,以后莫再争抢缰绳,那样太过危险了。”

水笙轻轻点头:“嗯~赵弛,你真好~”

若能学得驱使马儿,以后出行在外,能替对方分担一二。

他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赵弛看出,记起这两日发生的种种,心绪难忍激荡,自是满腔柔情,不管水笙说什么,无不答应,

当下情不自禁,再次低头,握着水笙细致的手腕,往那光结的额头亲了一口。

第49章

八日后,二人顺利抵达沂城境内。

这天午后,下了雨,天色灰如牛毛。水笙靠在车厢里半梦半睡,听到四周动静,揉了揉眉眼向外张望,嘴唇微微启开。

面前的城门气派无比,塘桥镇已经是他去过最大的城池了,与沂城的规模相比,远远不及。

官道四通八达,周围车辆如水。马车整齐地排在城门外接受官兵的盘查,待查验无误,方能过关。

赵驰牵着马车排队,水笙看一时半会没到他们,取下干粮和水囊,猫着身子钻到前边,将吃的递了出去。

“赵驰,你吃些东西。”

连着赶路数日,驱策马车是件不小的体力活。因着几日前的意外,水笙谨慎专注,后半段路,定时递水递吃的。

若非时机不到,他也要亲自策马,为赵驰分担一二了。

赵驰喝了水,吃完两块肉干。

见水笙黑白分明的眼眸巴巴看着自己,将肉干撕成条,给他喂了几口。

出门在外,周围车辆众多,水笙到底容易害羞。

就着赵驰的手吃进些许,觉察有人看来,立刻红着脸钻回车厢。

赵驰笑了笑,把剩下的肉干吃干净。

又过半时辰,他们通过查验,进入沂城之内。

天际落了一层灰罩子,朦朦胧胧,街道还湿着,扑着一股水汽。

四周铺面林立,商旅往来,不断有人吆喝叫卖,十分繁华。

水笙定眼一瞧,看见几个异国商旅。

他们头顶牛角,脖子悬挂骨头,水笙很是好奇,抻出脖子悄悄打量。

经过一家灯笼铺子,上面的灯笼琳琅满目,他满眼艳羡,幽幽地收回视线,却见赵驰停下马车。

水笙攥住对方:“做什么呀,不用买的。”

赵驰微吟:“快到中秋,百姓有团圆的习俗。到了那天,大伙儿夜晚赏月,吃月饼,做灯笼,眼下没几天了,给你买一盏喜欢的带回去。”

水笙抿起的唇弯弯,轻快地点头答应。

灯笼铺围着几个娇美年轻的姑娘,乍一看见近约九尺,筋骨强健的冷面男人走进来,纷纷吓一跳,误以为他要来砸场子。

个头最矮小,年龄不过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想摘个蝴蝶灯笼,却见挂得太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