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2 / 2)
水笙“噢”地点头,把粥喝干净,缠着他继续听。
赵弛给他喂几颗果子,继续开口。
“此话所意,指的是人自初生起,天性差不多,秉性善良。后来因成长环境不同的缘故,接触到不同的人与事,每个人的习性又形成了很大的差别。”
水笙支着下巴,认真凝听男人的话。
赵弛停顿,让他自己先感悟一会儿。
水笙悟着悟着,眼神涣散,眸光飘忽,落在赵弛说话间滚动的喉结上。
他伸手一摸,指尖贴着喉结滑了滑。
“为何你的这里大,我的小?”
赵弛:“……”
水笙仿佛记起什么,连忙收手。
赵弛身上的所有东西,好像都长得比他大,
方才他懵懵懂懂,脱口就问。
此刻却后知后觉悟出点别的,脸颊浮起羞色,口齿含糊,摇摇头,推着对方的手牵住。
“赵弛,不念了不念了,咱们要去开摊了。”
赵弛揽着他:“走吧。”
当月,上旬飞逝而走,村民经过面摊,总能听到一把清亮的嗓音。
起初有些磕磕绊绊,往后越来越顺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买绿豆汤的村民一乐:“水笙又念书啦。”
旁边好奇的人抻长脖颈往屋内瞧。
青色布衣的少年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双手捧手,目不转睛,嘴唇一张一合,正在诵读。
几遍过后,提笔蘸墨,一脸认真地伏桌习字,照着书页上的字迹慢慢描绘。
水笙手边,摆着茶壶,一碗刚添的绿豆茯苓羹,一盘切好的饱满果肉,还有葱香煎饼,若乏了饿了,随时可吃。
村民直瞪眼,唏嘘不已。
附近可找不到第二个比水笙过得更舒坦的人了。
水笙每日跟着赵弛开摊,上午帮会儿忙,待太阳爬上屋顶,就被赵弛叫进屋内。
他坚持每日练写,字迹虽然青涩笨拙,但有了几分进步,不似最初那几日写得歪七扭八,反而规整许多。
村民看水笙如此来劲,颇有那么几分样子。
于是问:“赵大哥,要送水笙去考功名么?”
赵弛眼皮一撩:“念着玩,不考功名。”
旁人听了羡慕,玩什么不好,非要念书,多费钱啊。
但赵弛舍得,从没见他这般对谁好过。
“赵大哥,你对水笙真好,我那两个兄长都不曾这样对俺,天还没亮,就把俺撵到地里干活啦。”
放在过去,赵驰定然无愧于心。
思起今早念着水笙的模样,声音在澡房做的那腌臜事,话沿着嗓子滚了一圈,没开口。
心里有鬼,没法像之前那般坦诚了。
第31章
今年的夏天实在太热,又时常夹暴雨,以致山里泄了几场洪,把种下的庄稼冲毁不少。
许多村民靠老天爷吃饭,见此情况,不敢闲着。
村长从家家户户选出至少一名壮丁,每天安排人手到田边巡视。又多挖几条排沟渠,将积水引入水库,避免淹死田地。
水笙和赵驰中午关了会儿摊,一并赶过去帮忙。
昨天夜里一场暴雨,此刻却暑日当空,蒸得人汗水淋漓,眼都掀不开。
大伙儿都是上午干完活过来的,热得浑身淋汗,当下干脆光着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