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6(1 / 2)

加入书签

太守陆琇,元禧被擒后,陆琇因为藏匿元禧的长子被缉拿,陆恭之兄弟俩和他们的父亲陆凯均受到牵连,我看过案卷,事发时陆恭之和他兄长陆暐的确在洛阳。”

他声音压低,告诉尉窈:“我听说陆琇入狱后,许多权贵为他求情申冤,他的罪尚未定便死在诏狱,出了这事后,诏狱就不再刑审陆氏族人了,属下估计要是遇大赦,陆家人便会全部放归。”

诏狱的地下通道狭窄又阴冷,走在牢房外面都感觉压抑,何况在牢里煎熬时辰。

罪徒们听到有人走动,有的喊冤,有的装疯卖傻,有的破口大骂,陆家父子属于前种,他们不停拍打牢门,比起酷刑折磨,他们更怕被朝廷遗忘。

看守这里的狱吏打开牢门,陆家父子三人见进来的是女官,一时都愣住,不知尉窈是何身份,来此是好是坏?

“陆恭之。”

尉窈念出姓名,从两个年轻人里找出对方,她问:“你可认识贺阑?”

“认识,不,不熟,我只在鸿池诗社见过贺女郎几面,她和我们陆家没关系。”

尉窈遗憾语气道:“可惜了,我知贺阑最近有机遇,能助你们父子脱离牢狱苦难。”

陆恭之摇头。

他兄长陆暐先充满期待,见弟弟表露不愿的意思后,心疼望向老父,他们父亲年迈,长期困于黑暗之地,眼睛已有炎症。

尉窈:“陆恭之,机会只有一次,你不问贺女郎,怎知她不愿帮你呢?”

陆恭之咬紧下唇,用疼痛提醒自己这是陷阱,不能上当。

陆凯出声:“女官别为难我儿了,我陆家之事,此刻与那贺女郎无关,将来也无关。”

陆恭之听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一时间各种情绪掺杂。

尉窈:“看来陆翁是明白人,我这人心慈,不忍你儿姻缘糊涂,才特意来此,与元禧案无关。这样吧,陆恭之,我让贺阑来诏狱探望,你有什么话,一次跟她说清楚,免得耽误她,也耽误了你。”

她出牢屋,谷楷对陆家父子留下句“她是才上任的廷尉少卿尉窈”,然后二人出诏狱,换了寻常布衣,径直向城南浮桥去,寻找吴伯安枉死的线索。

路上,谷楷问:“贺阑与陆恭之门户不相配,少卿是怀疑此女有意接近陆恭之?”

尉窈笑,说道:“早前我在平城念书的时候,于书坊读过陆凯的诗,是他赠给范晔的。”

谷楷惊奇不已,问:“撰写《后汉》书的范晔?”

“对。”尉窈念诵那首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那时我想,能写出此诗的陆凯,该是怎样的名士风采。我不忍儒学名士含冤,若他一家和谋反案无关,我愿伸出援手,助他们出狱。”

谷楷赞叹:“少卿心善。”

尉窈苦笑:“世间利来利往,我免不了俗,早陷在其中,我救陆家人另有用处,不想救他们出狱后和贺阑牵扯上。我所知的贺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陆家父子落难这么久,她就算递不进消息,总能用钱买寒衣寒被、烛油等物,让陆恭之好过些吧。”

谷楷:“患难时辨人心,难怪他父亲故意说,将来陆家和贺阑没有关系。”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y?e?不?是?????u???è?n?Ⅱ?????????.???o???则?为????寨?站?点

浮桥到了,异域商贩来来往往,各种相貌的都有,“叽里呱啦”听不懂的话从桥头聒噪到桥尾。

过了桥,到处可见卖鱼的摊子,尉窈根据贺尔浑交待的出事位置,大声和谷楷对话:“别在这买鱼,回头跟邻居说,也别在此买鱼,这里出过人命,听说枉死的魂最易附身到鱼上,尤其是大鱼,太吓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