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2 / 2)
柳方洲与杜若默默对望了一眼。
“我就是来说给你们的。”洪珠看李叶儿鬓边的发丝蹭乱了些许,抬手过去帮她理了理,“今晚上为你们安排了一出应节戏——猜猜是什么?”
“是什么?”道琴歪过脑袋。
“反正有若儿来演。”洪珠晃了晃手指。
“……《拜月亭》。”杜若张口胡诌。
“《长生殿》。”洪珠戳了他一指头,“密誓一折。”
“啊,那确实七夕应节了。”项正典想了想点头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我看不好。”柳方洲突兀地开口。
“哪里不好?”项正典问。
“白小英演唐明皇不好。”柳方洲回答。
是了,李隆基的角色往往是挂须的老生行当来演,《密誓》里交付金钗钿盒、情深意浓的皇帝贵妃,就没有柳方洲来演的份了。
“……”杜若一时失语。
“……”李叶儿忍不住笑出了声。
“再说了,这戏寓意也不好。”柳方洲面不改色继续解释,“现在‘密誓’,往后不还有‘埋玉’?多么凄凉的下场!这就好比重阳节的时候,应节戏要演杨老令公《碰碑》。”
“歪理邪道……”杜若也被他的一本正经逗笑了。
“也有些道理。”洪珠认真地托着下巴。
“柳师兄,你这简直是司马懿之心。”道琴凑到柳方洲身边悄悄说。
“那是司马昭之心,司马昭。”柳方洲伸手扭了一把他的鼻头,“儿子老子分不清,我看你是想演《辕门斩子》。”
“罢了,方洲你觉得该演什么?”洪珠问。
“《西厢记》!”
小小一间妆室内,五个人齐声回答——然后笑成了一团。道琴捂着嘴偷笑,项正典笑得前仰后合,李叶儿笑着还要揶揄地戳戳杜若。而杜若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抬头看向他的师哥。
柳方洲也正盛了满眼的笑意,转头来看向他。
从前讲韦陀与仙女在观音座下因眉目相接而情动,大抵真是有几分道理的。
人在一众热闹的时候,总会不自主地看向自己最在意的人。
总之这星朗月明的七夕夜,庆昌班上演了应节戏《西厢记》。莺莺小姐心思辗转,张珙书生无限情意,全凭一颦一笑猜动两心。
“风流不用千金买,贱却人间玉与帛。”
那红娘笑眼弯弯,兰花指轻轻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