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8(1 / 2)

加入书签

项正典张开手,嘴里呀呀说着什么,还要与母亲打花巴掌玩。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

余家的堂会上一团喜气,余太太抱着新生的孙儿,高高兴兴地唱着儿歌。

项正典脸上画着油彩,扎着大靠从戏台边跳下去,满头大汗地准备转回后台,脚步却突然顿了一下。

“穿纸莲呀,江西腊呀海棠花儿呀……”

白嫩可爱的婴儿张开手咯咯直笑。

“怎么了?”柳方洲跟在项正典身后,险些被他绊了一下。

“没什么。”项正典摇了摇头,身后的靠旗也哗哗作响,“听着有些耳熟。”

第100章

——在一切变故发生之前——

逢年过节,戏班往往会演出应节戏。何为应节戏?大意即为演出存有这一节日剧情的戏,如端午日演出《白蛇传》,使观众在端午节观赏到白蛇端午饮雄黄;再如清明节演出《焚绵山》《目连救母》等,阴气习习有鬼节之感。

这一日正是七月初七,七夕佳节的日子。

聚芳园外的大街上早早就拉起了七夕灯会的招牌,各色花灯鳞次栉比,引得道琴总是探头探脑往外看。

“道琴你就甭惦记了。”杜若往他手里塞了个巧果说,“老老实实等着今晚上的戏目吧。”

“要是演一出《西厢记》,不就没我事了?”道琴缩了缩脖子仍要分辩,“杜师兄你的莺莺小姐,柳师兄的张生,叶子姐的红娘。”

“好啊,我就喜欢演红娘了!”李叶儿腰上已经系上了腰巾,比比划划地往杜若肩膀上一拂。

“再休提春宵一刻黄金价……”她笑嘻嘻地凑在杜若身边唱。

“说起来,《西厢记》也能算是应节戏。”柳方洲轻轻咳了一声,“才子佳人的戏码,总是不出差错。”

“真没意思,要我说,不如演一出《铡美案》哪,骂声忘恩负义郎。”项正典绕到柳方洲身后,嗖一下抢走了他手里的巧果,“你这个是什么样式儿?六瓣莲花?”

“这是杜若给我的。”柳方洲心疼地看着他嘴一张把巧果吃了进去。

“师哥,再给你一只。”杜若把手里的点心盒子拿起来,重新捡了巧果往柳方洲嘴边递。

柳方洲弯腰凭着他的手咬了一口,站起身又指了指杜若的嘴唇:“酥皮沾着了。”

说话之间,洪珠站在门边敲了敲门框。

“好啊,一群馋猫凑在这里贪嘴。”她微笑着说,“难道都不惦记今晚的戏?”

“那哪能呢。”道琴赶紧卖乖,“就等着师父来呢。”

“咱们这一班里倒是都没什么人要过节幽会的。”项正典也说,“和平日里没什么差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