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2 / 2)
“哎,那柳总督当年也算个京城有名的票友。”孔颂今还在大发感慨,“他那时在东城的各家戏园里无人不晓,出手也阔绰。真可惜……”
“住了。”王玉青突然收起了淡然的神色,“孔颂今,言多必失。”
孔颂今的脸一下子灰了下去,唯唯诺诺地点头噤声,不再言语。
“?”项正典疑惑地看着他们。
“?”张端也疑惑地看着他们。
“还是说刚才的事。”王玉青轻咳一声,“堂会戏如果十二点之前收台,或许所收的银元应该减半。”
关于夜戏改制的话题平静无波地进行下去。
说是与项正典柳方洲商议,他们两个也只是在一旁听着。桌前滩开了戏班大小的账目,柳方洲看得一知半解。他幼时不怎么学习经济筹算,养尊处优的时候又不需要自己操心这些,倒是项正典理解得更快。
王玉青如果久不成婚生子,那新一任的承班人,项正典实在是最好的选择。
“中秋那天还赶上堂会戏呢。”最终商定之后,项正典和柳方洲告辞出门,张端替他们打着灯说,“谁承想往后都要不得夜戏了。”
“也有好处,回来之后还能吃上中秋赏月的月饼。”柳方洲微笑着搭话,抬头看见杜若站在月亮门下,正等着柳方洲回来。
“夜里露水重,等在外面干什么。”柳方洲向前一步,趁着夜色握住杜若的手。
杜若回头看了眼,张端已经回身离开了,于是回握住他的手。
“深夜的月色最好看。”杜若回答说,“——我还买了夜宵,等你回来呢。”
【作者有话说】
【留香先生】当然就是荀慧生先生啦!红娘的蝴蝶结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中西结合的例子~
第65章
天气转冷,黑夜渐渐长了起来,宵禁的禁令也让这座古老城市的民众们平静地接受了。京城的人们照旧劳作生息,一切似乎与往年没什么区别。
可是渐渐地,黑夜里传来的声响愈发令人胆寒——枪声与哭喊声,官兵的靴子踏在地上齐刷刷作响,报纸上、广播里的消息越来越含糊其辞,是执行公务,还是在清除异党?从国境东北传过来的消息也愈发令人不安。
“像我们这些老辈子,闹洋闹拳的日子都受过来了,还有什么怕的?”有些老人——像张端师父,这样安慰似的、夸口似的说,“偌大京城,什么风雨都遭过,您放心得啦!”
戏班的生意却也没什么变化,庆昌班各人仍然演出或学戏,按部就班。
道琴出门买焦圈吃,回来时拎了一页传单,上面洋洋洒洒印着新编的民歌小调,所唱的正是政府对东北边邻国侵占的“不抵抗”。道琴念了两遍,很快学会,蹦哒哒唱着的时候被张端捉了个正着。
“人家都写了,‘努力救国,人人要唱’。”项正典却为道琴辩护,“我觉得这写得也有道理呢!”
柳方洲也在一旁,向道琴要来了传单看了看。
“方洲你说是不是?”项正典仍然叉着腰义愤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