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1 / 2)
姻册上也记不上名号。就像林少爷,谁会在意他给哪个戏子赠了礼?都知道是虚情假意。”
杜若一边自己说着,手心里冒着细汗。虽然是解释给道琴听,柳方洲看着他的眼睛澄明如镜,照出了他心底的百折千回。
“可总有人当真。”柳方洲轻轻说。
“难道一定要勾搭阔佬少爷,演几番苦恋故事,往富贵路上走?我偏不。”杜若垂下眼睛,语气却愈发坚定,“什么林少爷、玛瑙珠,我的真心——比什么都贵。”
【作者有话说】
可以看到,这一部分的章节都是以“金”字开头,所以最终以“金牌郎”这个冷门的曲牌作结——金银万千,比不得真心郎君。
第54章
暑天日长夜短,七天的戏多数排在白场,然而晨训晚训都不能落下,密密切切忙起来之后倒也顾不上太多冗长的心思。虽然时节已经到了立秋,天气仍然炎热非常,正午灼灼烈日仿佛要把人的头皮晒裂。
立秋这天,恰好是庆昌班连本演出《薛平贵故事》的最后收官,头牌挂回了王玉青和洪珠联袂演出的《大登殿》,前面是杜若的《银空山》。
按照柳方洲设想的角色排布更换,巧妙地将连本故事演下来,果然在京城戏迷中赚足了巧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角色前后换角,从柳方洲杜若换作王玉青洪珠,既符合行当的变化,又有师生承继的美意。而杜若前饰王宝钏、后换代战公主,文戏武戏兼当,“一赶二”的精彩名堂也响亮地打了出来。
“这七天的戏,可把正典和若儿累着了。”洪珠许久不到聚芳演戏,楼梯门口都记不清楚。
“都是小事。”杜若提着妆品箱匣,一边为她引着去后台的路。
“这边走廊倒是宽敞明快。”洪珠从窗户往外掠了一眼,身上的湖绿缎子旗袍被阳光折射,忽地闪过一丝宝石似的光,“恰好赶上立秋,明天叫人到东湖买两筐蟹子煮了吃。”
“杜若最不会剥海鲜。”柳方洲远远跟在后面,闻言展眉笑着应答,“总是扎到手指头。”
“又是你油嘴滑舌。”洪珠推开妆室的门,“待会的戏可别怠慢了——耍枪时要是敢掉一支,明天可就要少一只螃蟹!”
管事孔颂今已经在后台候着了,见到洪珠忙不迭迎向前,让她替班主在邀约信上签字。
“有些京郊的堂会,不接也罢了。”洪珠放下笔,“巴巴赶过去也缺车少马,现在也不少那一两场。”
“是,是。”孔颂今点头称是,“——哎呦柳方洲,今早有你的信,送到我这来了。”
“我的信?”柳方洲奇怪地问。
“是没错,柳方洲的信。”孔颂今把夹在自己皮包里的信封拿出来,“还挂的是港城租界的件。”
“辛苦孔师父。”柳方洲伸手接过信封,“不过我在那里没什么认识的人。”
“我看落款还是个阔小姐哩。”孔颂今玩味地嗬嗬笑,“要是你小子日后富贵——”
“柳方洲先生台鉴京城西隆福街泰兴胡同甲拾肆号庆昌班处(交京城西邮局)。”
信封上的笔划锋利有力,黑色墨水在信封上微微洇开,因为长途的邮递而边角磨损,盖着蓝色红色各地的邮戳。
下面则是寄信的地址,两串乌压压的洋文写了下去,看得人头痛,好在最后附注了一行汉字。
“退回请与港城文咸西街唐流云小姐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