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4(1 / 2)

加入书签

起最后一件事。

“晗玉斗胆,有件事要上报太妃娘娘。”

穆太妃诧异道:“急事?不急的话下回你入宫再禀。“

章晗玉道:“有点急。”

她刻意拖到最后才回禀,当然是因为……这件事招骂。

“晗玉和凌相的婚事……”

“两家不是早合离了?“穆太妃更诧异地道,“还有什么纠葛,需得哀家替你做主?”

章晗玉清了清喉咙,规规矩矩地拜倒,仿佛竹筒倒豆子似地一口气倒个彻底:

“两家确实已顺利合离。晗玉跟凌相最近商议了几回,打算又成婚了。晗玉觉得必须当面知会太妃娘娘。凌相今日去知会姚相。婚期定在十二月底,这两日就会过定。太妃娘娘骂轻些,怒气伤身。”

穆太妃:………………

殿室里回荡惊天动地的咳嗽声。

不止一个,穆太妃身边几个亲信女官都被口水呛住了,剧烈猛咳起来。

“你、你……找骂!”穆太妃指着地上装老实拜倒的身影,气不打一处来。

“才多久又要二嫁?还嫁给他凌凤池?当初何必铁了心要合离呢。”

“那怎么一样。”章晗玉理所当然道。

前一次被人连哄带压,直接绑走成亲,押入婚房。

“这第二次成婚,是晗玉精挑细选,在满京儿郎里挑中最合意的夫婿。昭告先父亡母,六礼具备,满座亲朋。这回出嫁,处处顺遂心愿,再无留下遗憾,嫁得心中稳当。”

“你总是一套一套的。”穆太妃气得指着她骂,“才合离,又嫁前夫!你嫌京兆章氏的名声太好了,往金字名声上抹泥巴是罢?”

章晗玉笑而不应,任穆太妃一顿好骂。

规规矩矩地拜倒行礼,起身告退。

临出宫前淡定地留下最后一句:

“浮名起落身外事,晗玉只求心安。”

第105章

凌凤池和姚相在大理寺。

慎独堂灯火通亮。堂上悬挂多年的【慎独】匾额被摘下,大堂空荡荡的,等待新匾挂上。

姚相提笔蘸墨,对凌凤池道:“你老师犯了错,但他题写的这幅匾额,挂在大理寺最合适不过。君子慎其独也……老夫还是提同样的三个字罢。”

挥笔依旧写下“慎独堂“三个字,交给大理寺官吏拿去裱制做匾。

走出大理寺的路上,姚相和凌凤池单独密谈了一路。

吕钟搜罗多年、被小徒孙交出的一匣子绝密阴私证物,大理寺打开一次,寻获章家谋逆案相关的屋契书一封。

之后这密函匣子便被姚相收去保管。

“莫怪老夫独断,连你和韩相都不许观阅。吕钟搜罗了不少绝密阴私,牵扯太深,未必是福。”

姚相带几分感慨,提起章家先父在金殿上为废太子发声当日。

“老夫那时不过是个小小言官,眼睁睁看先帝发下雷霆怒火,章公被拖了出去。章公冒死谏言当日,先帝原本打算和朝臣廷议,选立新太子人选。”

中途被章家先父死谏打断,先帝大怒之下拂袖而去,新太子人选不了了之。

太子之位空悬,几个长成的皇子明争暗斗,争相揭发暗事。先帝赫然发现,他偏爱的几个小儿子没一个省油的灯。

反倒是被他大怒之下废去太子之位、自杀身亡的嫡长子,是真正对弟弟们谦恭宽厚的长兄。

“若没有章公的金殿冒死直谏,合谋冤害长兄的那几位皇子之一,或许会被立储。之后要么被其他皇子拉下马,要么杀尽兄弟。窃位不正,还不知道会闹到如何乌烟瘴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