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3(1 / 2)

加入书签

了点追根究底的心思。

“说说看,凌相。初入东宫那阵,你对我热乎什么?我可没给你好脸色。”

凌凤池对那段记忆很清晰。

初入东宫的那个秋天,在他的记忆中,似乎每天都踏着金色秋阳走入宫殿。

穿着浅青色官袍的蹁跹身影,时而出现在白玉台阶上,时而在拱桥流水处驻足,举手投足自带清贵文气,不笑时令人觉得难以靠近。很多人偷偷注视,很少人敢上前打扰。

凌凤池是那个总是主动上前的。

冷淡么?或许起初有些。他不甚在意。

人之相处,贵在长久。日积月累的相处,而心意自现。

“慕名已久。相见第一面,我便生出和你交往亲近之心。”

多年之后,凌凤池回想起最初相识,坦然承认。“我愿接近为友的的人不多,不想错过。”

章晗玉故意说:“但后来我和你亲近,是被义父叮嘱,想在近处拿住你的弱点。你知道么?”

“是么?”凌凤池抿了口茶,道:“如此说来,该谢谢他。”

既然说起了吕钟,凌凤池顺带提一句他的近况。

“姚相手书提起,吕钟在京城判了秋后问斩。你若想见他最后一面,中秋节后即刻启程,或许还来得及。”

章晗玉:“哦……多谢告知。”

对这位即将问斩的义父,她显然压根没剩下多少父女之请,也没打算赶回京见最后一面。

敷衍的一句“多谢告知”后就没了下文。

庭院安静下去。

有一段时间,谁也没开口,耳边只有风声。

凌凤池取过一只甜梨,沉心定气地削皮。

于是耳边除了秋风声,又多了果皮落地的细微声响。他把削好的整只梨放去对面。

章晗玉咔嚓咔嚓地啃梨,率先打破寂静。

“一晃多年,原来我们认识这么久了,实在是一段不浅的缘分。兜兜转转,在千里之外的巴蜀把话说开,心结尽去,于你于我都是好事……好聚好散罢,凌相。”

凌凤池手中削皮的动作一停。

小刀割到了食指,鲜血滴落去地上。章晗玉急忙起身四处找纱布。

凌凤池道的目光略过伤口,落在给自己裹伤的纤长的手上。“何必非要合离不可?”

“你对成婚当日有心结,我们可以广邀宾客,再拜一次堂,圆了你的遗憾。”

“看。”章晗玉边裹伤边道:“就如之前所说的,我不想做什么,总有人逼着。我想做什么,总有人挡着。”

“进一步退两步,诸事难成。就连发自心底爱慕我的凌相,一边告诫我立身不稳,一边也要挡着我。”

凌凤池道:“一生能有几次结发?岂能轻易合离?讲讲道理,晗玉。”

“我向来不讲道理。似乎也不是头一回跟你说这句了?这桩婚事功利掺杂,起因不正,我想合离。凌相点个头,凌家同意放妻,中秋节后我便随你回京。”

“若连爱慕我的凌相也不肯点头让我一回……”

章晗玉轻轻地笑了声,“可知我就是水中浮纸的命。这辈子只能随便地过,做不了讲究人。”

一直到包扎好伤口,血流渐止,凌凤池起身告辞,始终未应答。

章晗玉叫住了他,从一摞蒸得奇形怪状的蒸饼里拣出两个稍微圆点的,一个递过去,一个留给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