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2 / 2)
今夜又熬倒了凌三叔。恢复寂静的书房里,他起身取来巴蜀郡的密信,以及随信附送的一封秘卷,撕开封条,在书案上摊开翻看起来。
张玉。
事关珺娘的终身大事,准妹夫人选,还是要把把关。
第78章
二叔父单独给他的书信里详尽描述了张玉的籍贯、出身、年纪、相貌、家中情况。
一方面,二叔父显然喜爱这位年轻佳婿,笔下不吝夸赞。
另一方面,凌凤池身为凌氏掌权的大侄儿,人在京城中枢,凌二叔也有托付他探查底细的意思。
张玉,东海郡人士。出身乡绅大族,家有良田八百亩。
凌凤池把灯油芯拨亮,提笔写下一封公文信,召来凌万安:
“明日安排官驿,递交东海郡郡守府,让那边详查。”
出身齐鲁地,东海郡,家有良田八百亩的张姓大族。年二十三岁,风仪过人,谈吐清雅,有潘安卫玠之貌。
二叔父描述得详细,虽然相隔千里,有意追查起来,并不难查……
凌凤池提笔写信的动作忽然顿了顿,取过凌二叔的家书,重新翻阅一遍。
确实是二十三岁。
二叔父信中的原文也确实写道:风仪过人,谈吐清雅,有潘安卫玠之貌。
远在巴蜀的张玉,年纪竟也和她同岁。
她在朝中任中书郎时,也时常被人盛赞“当世卫玠”……
这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凌凤池边写边思忖着,二叔父膝下只有珺娘一个女儿,挑选女婿极为用心,想来长得丑的、年纪太大的,不能入二叔父的眼。
天下之大,二十三岁的儿郎何其多也。
【风仪过人,谈吐清雅,有潘安卫玠之貌】
巴蜀郡的张玉,想必是个俊俏儿郎。二十三岁的年纪堪配珺娘……
他细微皱了下眉,再次停笔。
桩桩件件,巧合实在太多了些。以天下之大,也难有这么多巧合撞在一处。
凌凤池垂眸对着书信。片刻后,把寻常公文改为加急公文。
密封好书信,吩咐凌万安即刻送交官驿,京城急查。明早便安排快马,六百里加急直送东海郡。
六百里加急送去东海郡守手中,两三日便到。
东海郡加急查证送回消息,也就五六日的功夫。
例行查证做完,凌凤池依旧毫无睡意,把凌二叔单独写给他的家信从头有看了一遍。
凌二叔这封信的写法跟以往不同,显露出几分不寻常。
笔法隐晦,提起张玉帮了凌家一个极大的忙,渤海凌氏感激张玉。
又不提起前因后果,显然用了春秋笔法,意在掩盖某些事实。
他在朝中见识得多了,一眼便识破,凌二叔顺利捣毁巴蜀郡的绣衣郎据点,张玉或许在其中出了力,不想被提起,笔墨掩盖过去。
凌凤池的眸光警醒三分。
当场取过随信附送的密卷,细细阅读起来。
果然,这是一卷巴蜀郡绣衣郎秘送京城,构陷凌二叔“贪腐毁堤、流民数千”的大罪名的密报。
密报三月便送往京城。四月末,被京城的掌事人查阅批复。
末尾一方朱红小印:“吕。”
凌凤池一目十行地扫过密报。早在四月,晗玉便提醒过他,凌二叔可能出事。应就是这封密报相关,被她知晓了消息。
翻阅密报全文,虽然惊心,却并不出乎意料。
凌凤池沉思着,无意中扫过末尾的朱字批复……扫过去的目光瞬间凝住,人在灯下坐直身!
书案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