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1 / 2)

加入书签

遍万遍亦是徒劳。”

皇帝冷硬如山,“千遍万遍不足,那就千千万万,不罢不休。”

向瑾小脸涨得通红,“陛下未免强人所难,难道千锤百炼,便能令泥猴入海,游鱼攀树不成?”

眼瞅着双方针锋起来,无一却破天荒地躲到一边不闻不问,且欲盖弥彰地神游天外。

成景泽固执己见,“手段得当,未必不可。”

向瑾冷笑一声,“陛下所谓手段得当,便是枉顾天资不论辛劳,一味蛮来生作?”

成景泽不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军中不养闲人。”

冥顽不灵!食古不化!不讲理!

小世子懒得对牛弹琴,“先生曾说,为人师者,当因材施教;为人徒者,应锲而不舍。向瑾薄志弱行,有违先生教诲,这就回房思过,请陛下恕罪。”

向瑾气鼓鼓地跑了出去,无一慢腾腾地蹭过来。

成景泽面色比锅底还黑,“……他在,讥讽朕?”

无一顾左右而言他,“有吗?没有吧。”

早朝上,一位言官正在口沫横飞地劝谏,“此正值国之危难,民不聊生之际,陛下万不可拖沓惫怠,枉顾大晟臣民于水火之中。”

有人跟着附和,“臣请陛下早日定夺,内阁诸位大人商议多次,不敢私定,如今国库空虚,抚州水患尚且捉襟见肘,可甘南、钦州等地饥民亦危在旦夕……”

大义凛然,指桑骂槐,是他们惯用的把戏,屡试不爽。成景泽往往并不在意言官的出言不逊,大多数情形之下,他们说得越多,陛下越沉默,便于谢首辅携一众老臣力挽狂澜,为君分忧。

可惜,今日这一幕刚演了个开头,陛下兀地开口,“既然两位大人如此忧国忧民,便亲赴灾地解危济困好了。”

“这……”

“陛下的意思是……”

户部尚书卢恒上前一步,“陛下,两位大人久居督查院,并无外派经验。”

成景泽凉凉,“两位爱卿拳拳爱民之心胜于身经百战。”

卢恒目光投向谢居玄,朝中大半人也不约而同地望向谢首辅。首辅淡定垂首,不发一言。

卢尚书硬着头皮,“既然陛下属意两位大人行使钦差之责……”

皇帝无情,“自行杞国忧天,非朕指派,何来钦差?”

卢恒满头是汗,“那……一应车马、银钱……”

成景泽阴恻,“国库空虚,两位大人自当体谅。”

卢尚书无言以对,“这……”

言官哭天抢地,“陛下三思,臣……”

皇帝起身拂袖,大太监察言观色,“退朝。”

百官相对无措,这是……又犯病了?安稳日子过久了,差点儿忘了龙椅上坐着的是个一身煞气的疯玩意儿。

被无一拉来陪奉的无二直不楞登,“该,早看这帮龟孙子不顺眼了。”

向来大咧咧的无一却三缄其口,愁眉苦脸。

早上,向瑾从雪庐中气冲冲地跑出来,福安正一个人塞着潦草的早饭。向瑾自打练功起,便在雪庐里用膳。他也不好意思令内侍额外再送一份,便自行敷衍一顿算一顿。

“少爷……”他咽下嘴里嚼着的一大口馒头,“您吃了吗?”

“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