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2 / 2)
恰在此时,外面有内侍惊慌失措地赶进来。
杨延一看,正是自己手下的小太监,压低声音提醒:“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启禀皇上,和亲使团来书,柔南公主出事了!”
在当日公主在岷州地界被匪徒劫后,使臣不敢有任何延误,立刻书信派人八百里加急上呈到了上京御前。
仁宣帝拆开文书一看,脸色登时阴沉,拍案怒斥:“这群狂徒反了天了,真当是天高皇
帝远啊,护卫队这些个混账东西,连个人都护不住!”
和亲公主能堂而皇之被掳走,一国脸面尽失不说,往后威信何在!
殿中所有人屏住了呼吸,膝盖一软,通通跪伏在地上。
“皇上息怒,如今龙体不宜生盛怒。”杨延尖细这嗓子劝道。
仁宣帝气得想要呕血,“啪”地将文书扔在案上,揉着眉头。
许久,他抬起眼,竟才发现文书后还跟缀一句——“奇也怪哉,臣途中未曾见朔州有任何异动”
仁宣帝视线凝在上,脸色阴了阴,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知子莫若父。
此刻,仁宣帝恍然大悟,他在算计这个儿子同时,对方也早已将他谋算在内。
谢清砚意不在朔州,而是直指北临。
“京师可到朔州了?”他转而问一句,不待有人回声,旋即大声,“快,快!给朕下旨召回京!”
仁宣帝说了几句,猛然喘息甚急,抬袖捂唇大咳起来。
喉口间腥甜甚重,仁宣帝垂下手,却愕然变色,他面色青灰,死死地盯着明黄的染血袍袖。
杨延也随之瞳孔一缩,惊呼:“皇上!”
衣袖斑斑血迹之上,一只鲜红的虫子正在蠕动。
……
元簪瑶已经在镇北王府中住了有些天了。
回想起那天惊天动魄的情形,元簪瑶一时还觉恍若昨日。
原来那黑脸匪首——不对,是镇北王,他还真是太子殿下安排前来救她的。
这位镇北王她在上京时也曾听祖父提起过,此人气焰极其嚣张,甚至敢多次违抗圣旨攻打北临,得亏是在西北,若是在上京,皇帝怕是第一个要削了他。
当日到王府后,元簪瑶饥肠辘辘,正边哭边抱着下人送来的烤羊腿在啃。
大快朵颐之际,身前突兀的站了一人。
她愣愣抬头,在看清他的模样时显露出惊讶。
一身玄紫色襕袍的俊美男人长身玉立,古铜色的肤色衬得眉宇间更为桀骜和凌人。
是个陌生男子。
元簪瑶从未见过长得这么俊的郎君,就是黑了些。
但在触及到双深邃锐利的眸子时,元簪瑶一眼认出他就是那位匪首。
他垂眸看了她一眼,颇有些一言难尽的意味。
元簪瑶吸了吸鼻子,似乎在他眼中看到了嫌弃,好像在说,她好歹一公主,怎吃得如此没形象。
不过几息,他便转身离开,临走前还撂下一句:“你那太子兄长再有十来日就到朔州了,且安心等着。”
之后,元簪瑶再未见过他。
这几日下来,元簪瑶发现,镇北王府里人丁极为简单,一位断了腿的中年管事,一位上了年纪的姆妈,几个下人,除此外似乎再无他人。
性子使然,元簪瑶实在无聊得很。人生地不熟的,她不敢贸然出府,只得在府中闲来逛去。
整座王府是前堂后寢的布局,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庭院花圃里还种有许多奇花异草,古朴典雅,不像是西北的传统民居。
她被安排住在西院厢房,斜对着厢房的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