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盲人骑瞎马,向着悬崖冲锋(2 / 2)
而只要有陛下的英明统治和坚定支持,西南方面军一定可以保住粮食产量丶夺回煤炭产区,让帝国继续安如泰山。
这些照片,在次日的11月10日,就分别出现在了彼得堡和莫丝科街头发行的报纸上(《新时代》在彼得堡发行,《露沙新闻》在莫丝科发行)
对克里沃罗格大铁矿的反攻得手,被露沙全国上下的媒体吹嘘为一场大捷丶巨捷丶史诗天捷,象徵着战争的转折点。
而有了这个契机,普列韦上将要的资源,也很快在此后数日得到了补充。
原本阿列克谢.埃弗特上将的第6集团军,已经被打得连一个满编军都凑不出来了,最近经过几轮紧急补充,也才补充回来2个军。
但是看到了克里沃罗格大捷后,各级审批都得到了加速,更多的新兵被临时抓来,塞进部队。沙皇和军方高层还特批普列韦上将在基辅罗斯地区大量强行抓人充军。
因为近期沙皇已经逼迫基辅罗斯地区的行政系统加快粮食徵收工作。原本冬天才能徵收完的粮食,现在要求11月份就全部收上来。
基辅周边丶方圆数百公里的肥沃黑土地平原,最近每天都在上演人间惨剧。基辅罗斯农民们丶小自耕农丶农庄主,全都在躲避沙皇的提前加速徵税。很多农民把粮食藏起来,想要装穷混过去。
但是在普列韦的严酷手段之下,无数被搜出私藏军粮的农民被直接酷刑伺候,当贼配车就地充军,补到第6集团军里。
周边被杀戮者达到了数万,还有十几万私藏粮食的人被强迫当兵。
武器装备也从后方尽量挤出来,往南线送,圣彼得堡兵工厂11月上旬最终给南线补充了超过20万支莫辛纳甘步枪,只求让更多的新兵有枪用。
另外,沙皇还下达了两条命令:让原本位于库尔斯克地区的一个训练中的预备役集团军,南下到哈尔科夫一带,以策应西边基辅的防务和反攻。
同时,让白罗斯境内的西方面军,抽调驻扎在明斯克等地丶作为西方面军后方重要支撑的露第13集团军,也南下基辅,协防基辅周边的防务,转隶于西南方面军。
如此一来,理论上露沙的西南方面军纸面兵力,得到了空前扩张。
现在他们名义上下辖了处于进攻姿态的丶正在反攻克里沃罗格的第4丶第7集团军,以及留在基辅防守的第6集团军丶
还有留在哈尔科夫防守的原库尔斯克预备役集团军丶抵达哈尔科夫后就重新改名为第9集团军一一而原本的第9集团军,之前在克里木战役结束后,就已经被全歼了,这次是又重新重建了。
再加上从北边调来的第13集团军。
理论上,普列韦上将名下现在有5个集团军,第4丶6丶7丶9丶13,当然除了第9和第13
名义上是满编的,其他3个多多少少在之前的战斗中残了不少。
西南方面军实际还有26个军的编制,74个师,外加11个独立的哥萨克骑兵师,总计85
个师的番号,近150万人。
北方的援军和物资正在孤注一掷地持续南下,不过通往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铁路却不是很畅通,最近德玛尼亚人出动了不少飞艇,每天半夜北上丶天亮后搜索目标快速投弹轰炸。
专找基辅通往明斯克,或是哈尔科夫通往库尔斯克的铁路线,各种破坏。每天都有列车因为铁路问题出现或大或小的事故,数以万计的人员和装备拥堵在路上。
南方的粮食丶煤炭倒也有少量北运的,都是搭乘看卸下援军和装备后丶空出来的北返火车。但因为铁路持续被轰炸破坏,这种运输变得非常困难低效,实际上也没起到多大作用。
而露沙人却完全没有多想德玛尼亚人轰炸铁路的真实目的,他们只当德玛尼亚人是惧怕了露军往南调集援兵和装备丶趁泥泞季发动更大的反攻。所以德玛尼亚人炸铁路的主要目的肯定是阻止军列和运武器弹药的列车。
在整个11月上旬,一直到11月12日这天,持续的对铁路轰炸,也让德玛尼亚空袭部队付出了一些损失。
即便空袭计划已经是精益求精丶尽量避实击虚,也还是有3艘飞艇被击落。而且这种空袭都是深入敌后几百公里,那3艘飞艇上的艇员们不可能回来,基本上都牺牲了,少数人靠着隐姓埋名藏起来,暂时还能苟延残喘。
德玛尼亚全国剩馀的飞般存量,也进一步从45艘减少到42艘。再往后,估计真的不会再组织飞艇轰炸行动了,哪怕是对敌后铁路线的轰炸,也该开发远航程的专业轰炸机。
等这个时代的轰炸机飞行半径也超过500公里后,对飞艇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小。
那3艘被击坠的飞艇的残骸照片,也被普列韦上将第一时间带人去拍了,然后送给《露沙新闻》和《新时代》的记者刊登,显示西南方面军最近作战很得力。
德玛尼亚人的飞艇遭击坠,被露沙军方解读为「德玛尼亚人在泥泞季不善战,所以惧怕露沙军队的增援和反攻。这才狗急跳墙派出了昂贵的飞艇试图深入后方炸铁路。这种卑鄙怯懦的行为改变不了正面战场上露沙正义之师的反攻!」
一些德玛尼亚方面的将领,也会在意外的情况下,偶尔看到露沙人的报纸宣传口径很多人忿忿不平想要反驳。
但第6集团军内部,一切反驳的声音都被鲁路修参谋长压下去了。第6集团军司令部的要求是:
近期不得反驳,就让敌人先狂几天好了。
越狂,他们才会越欺上瞒下,前后方认知脱节,轻敌冒进,被死死黏住耗尽战斗力。
等敌人狂完的那一天,京就该轮到鲁路修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