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价壁垒(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2 / 2)
风险太大,一旦市场反应不如预期,陈记将瞬间陷入资金炼断裂的绝境。
萨克米?
80万美元,约400万港币。
价格依然沉重,但比克朗斯「友好」不少。
性能能满足基础需求,但「基础需求」够吗?
陈记的目标是打造稳定的瓶装饮品,花四百万港币买个乞丐版,万一设备稳定性不足,频繁故障,导致产品品质波动甚至出现安全问题,那对品牌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利乐?
纸盒包装......陈秉文脑海中浮现出后世常见的牛奶丶果汁纸盒。
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但最大的问题是,不符合陈记糖水的品牌调性!
陈记糖水,无论是铺子里的现制糖水,还是未来的瓶装饮品,核心卖点之一是真材实料丶眼见为实。
透明的玻璃瓶能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里面诱人的红豆沙丶芝麻糊丶或是金黄的杨枝甘露。
换成不透明的纸盒,那份视觉上的诱惑力丶那份眼见为实的安心感,将大打折扣。
「不行。」陈秉文几乎是下意识地否定了利乐方案,「纸盒包装不适合我们。
我们要做的是能清晰展现内容物丶质感通透丶让人一看就想喝的瓶装糖水。
玻璃瓶是唯一选择。」
陈秉文看向周教授:「周教授,除了这三家,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日本厂商呢?
或者有没有可能购买二手设备?
或者只引进核心的无菌处理单元和灌装头,其他辅助设备我们在港岛本地定制丶组装?」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苦笑道:「陈生,无菌灌装技术门槛极高,能提供成熟可靠整线设备的,全球也就那麽几家巨头。
日本厂商如三菱重工丶东洋制罐也有类似设备,但价格并不比欧美便宜多少,而且交货期可能更长。
至于二手设备......」
他叹了口气:「无菌灌装线对设备状态丶密封性丶控制系统要求极其严苛。
二手设备风险极大,一旦买到翻新机或者有暗病的机器,后续的维护成本丶停产损失会是个无底洞,甚至可能因为设备污染导致整批产品报废,风险太高了!
「至于只引进核心单元这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极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本地精密加工水平做支撑。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找到能设计整合方案丶能精密加工非标部件丶能调试复杂系统的供应商。
然而......」
周教授的声音低沉下来,「这正是港岛制造业目前最大的软肋,或者说,结构性弊端。」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却没有喝,「陈生,港岛的制造业是小工厂丶低成本丶代工出口的模式。
成千上万的中小型工厂,靠着承接欧美丶日本的低附加值订单生存。
它们精于来样加工,擅长成本控制。」
「这种模式,」周教授加重了语气,「造就了港岛制造业的繁荣表象,却也深深锁死了它的上限。
它不需要,也无力支撑高精尖的研发。
精密加工丶数控工具机等高端领域,在港岛几乎是空白。」
周教授放下茶杯,恨铁不成钢道:「这就是为什麽我说港岛目前恐怕没有这样的配套能力。
这不是贬低,是事实。
那些工程师和老师傅,或许能修好一台缝纫机,能优化一条玩具装配线,但要让他们理解并安装一套无菌灌装生产线。
这超出了他们经验和技术储备的范围。
强行拼凑,找几家小厂各做一段,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接口不匹配丶密封不达标......隐患无穷大,最终可能比买二手翻新机还要糟糕!」
无菌灌装生产线的天价,瞬间成为横亘在陈记瓶装糖水梦想之路最大的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