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8(1 / 2)

加入书签

等蒋宜周一肚子疑问地找过去,就见吾掠正好从那户人家出来,手里还提着什么东西。

看到蒋宜周,他默默地走了过来。

“怎么上门做客还有礼物收?”蒋宜周好奇地问。

吾掠就把袋子打开给他看。

里面的东西全都用四四方方的盒子装好,看起来低调又文艺。

一锭墨,一支毛笔,一小块印章,还有不知道谁写的一幅字。

这些东西,蒋宜周一个都看不出名堂来。

他眼角瞟了瞟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别墅院子,压低声音,问:“主人家写的?”

“嗯。”吾掠重新把盒子都收起来,“还说要介绍什么书协主席给我认识。”

蒋宜周来之前就向蒋惜文打听过这户人家的底细。能住他们这种老别墅区的,家底都不差。这家虽然比不上周勤勇,但据说在文艺圈还算有点影响力。

而吾掠根本没想这么多,认识对方的过程也跟认识村里的普通老头差不多。

某天清晨他绕着小区散步,第一圈的时候遇到那老头,第二圈的时候又遇到,于是两个人就搭上话了。

对方问他这个点怎么不准备去上班或是睡懒觉,倒像他们老年人似的早起散步。

吾掠说他乡下来的,惯常起得早,最近来走亲戚。

或许是觉得稀奇,就聊得多了些,老头问吾掠平时在乡下做什么。

吾掠说种田。

后来就聊得深了,吾掠如实交代,没事会写写字,刻刻章,族里的祠堂也能帮忙修。

见面的次数多了,就被邀请上门拜访,欣赏老头的书画作品。

虽然对方可能有点来头,但吾掠却没多大感觉。就像在田间地头遇到个同村的老头,交流下稻田里的收成,大家是平等沟通,没必要格外觉得荣幸。

蒋宜周沉吟了会儿,起了点八卦兴致:“他水平怎么样?”

“一般。”吾掠很客观地评价,“他本来也不是专业写书法的,日常爱好而已。”

这个圈子里他见过的,属从前大学里书法协会的某位指导老师水平最高,可惜后来再没有联系过。

蒋宜周倒是打听清楚了,邻居老头专业是写现代诗歌的,一个蒋宜周完全不会感兴趣的领域。

“他真的要给你介绍书协主席?”蒋宜周觉得这倒是不错。

既然都是主席了,水平肯定很高吧。

“嗯。”吾掠道,“我说等我下次来再说。”

“下次?”蒋宜周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很合理。

一般人会觉得认识到行业大拿,想办法拜师精进技艺,是一条很光鲜光明的大道。至少,在圈子里闯出一点名气后,就可以开班收费教学,或是开展览出售作品赚钱了。

但考虑到吾掠本身的情况,蒋宜周觉得淡泊一点或许会让他更轻松。

而吾掠本人对这些事却是无所谓的态度,他在意的另有其他,甚至原本只是泛泛之交,对方的提议反而让他生出困扰。

硬要形容的话,就好比他原本只做点私房菜,结果对方居然想介绍他去学厨师考证?

而他考虑更多的是——

“我不希望因为我牵绊住你。”

因为他住在乡下,乡下的氛围让他更有安全感,所以蒋宜周也住到乡下去。即便有自己的事业,也是远程指挥。

因为他在城里找到了一条更贴近俗世的路,蒋宜周也许又会转变方向,留在城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