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2(2 / 2)

加入书签

“时日尚长,今日提起,是让周掌籍慢慢思量,届时再将答案告知于我。”

虽如此说,但四载相随,日日相伴,周缨几乎没有多想,便道:“臣入宫以来,名义上是尚仪局女官,实任景和宫女史,若再往细了说,实为东宫内臣。”

“我知道了。”齐延整衣返席。

崔易稍稍落后一步,有其余宫人在侧,不好交谈,便递了个眼神给周缨,示意她自个儿没事,不必忧心。

小小一段插曲并未影响皇帝兴致,御辇在京营驻留三日,方返宫禁。

是夜,齐应未至景和宫。

登极四载有余,皇后再无所出,朝臣数次谏言速行大选,皆被齐应驳回,后逢缉狱司以越职言事罪名横行朝野,朝臣不敢再随意进谏,此事暂歇。

齐应亦是除政务万分紧急时,几乎每夜都会留宿景和宫。

这几日并未积压太多政务,但皇帝今夜却没有过来。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页?不?是??????????ě?n??????②?5??????????则?为????寨?佔?点

章容命尚食局备些清爽的菜食送往明光殿,送膳的宫人至明光殿时,听得里间传来猛烈的咳嗽声,登时吓软了腿,勉强稳定心神,才完好无损地将食盒转交给明光殿宫人。

知内间气氛凝滞,内侍并未上前,只将食盒暂且搁在偏殿。

正殿中,齐应已在御座后僵坐了不少时辰。

灯烛将殿内烘得暖意融融,但许是夜来天寒,他仍觉得周身发凉。

案上摊着一份御史台参劾崔述的奏疏,他已看了近半个时辰。

自崔述权管吏部事以来,因握着满朝官员的考课升迁,除少数清流外,已甚少会有官员再上疏弹劾他之行事。

但为广开言路,言官之铨选考核,素来不由吏部独断,故御史台言事,向来不受朝中要员威压。

御史台这回一不做二不休,私下将崔述私置密探的消息泄了出去,联合早先畏于崔述权势暂且蜇伏的清正之臣一并上书,言此等心术不正之徒不配执掌天宪,望圣上明辨忠奸。

w?a?n?g?阯?f?a?B?u?页?ⅰ????ù???€?n?????????5??????ō??

想是私下筹谋已久,趁这几日崔述随御驾出行,朝中暂且露了个缝出来,这才通过通政司将这道联名上书的折子递了上来。

齐应目光落在其上字句上,“私置密探司,耳目遍及全国,凡州县之事,京畿近郊,朝发夕至,南北边地,十日入京。”

齐应坐了半日,待胸肺间的不适渐渐褪去,方问:“薛向这几日返京了么?”

“回陛下,暂未。”近侍恭谨作答,大气不敢出。

齐应平声道:“传朕口谕,令缉狱司副使前往捉拿崔述。”

缉狱司破门而入时,雪蕉庐内一片寂静。

离京几日,政务上倒还稳定,没有过多棘手之事,今日回来后处理完毕,崔述得了闲,正在看周缨抄录的《倦翁笔记》的

第四卷,时不时地添上几笔,或略作修改。

杜悯学识渊博,多要查阅典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