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4(2 / 2)

加入书签

林知了一脸受教地表示:“待会我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

然而冰天雪地的日子,市场能有什么食材啊。又不是在烟雨江南,这个时候有冬笋,还有各种海鲜河鲜。

城外渭河结冰,估计鱼都不好买,更遑论虾蟹。

林知了跟年前一样该买什么买什么,几个番邦使臣还不值得她打乱自己的计划。

然而厨子和伙计们不这样认为。

早饭后,林知了到市场看到很多番邦人,跟她一起的采买自然也看见了。采买回去把这趟见闻告诉厨子和伙计们。厨子就提议做花生糖和沙琪玛。

林知了果断拒绝。厨子有些着急:“掌柜的有所不知,这些番邦人没吃过好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跟刚下山的野猪一样。田间地头种的菜都觉得新鲜可口。更别说煮过的猪食。我们肯定可以趁机大赚一笔!”

林知了:“你倒是不担心山猪吃不来细糠!”

厨子:“做还是不做啊?”

林知了:“不做!”

厨子噎住,脸色很是复杂,仿佛林知了是个有钱不赚的傻子。

林知了见状耐心解释:“拿出来卖的花生糖和沙琪玛,最少每样十斤,半斤一份,各二十份。否则卖几份没了,非但赚不到钱,食客还会抱怨。可是十斤一锅出容易搅拌不匀。若是做两锅,两款加一起就是四锅。四锅至少用到三人。我们店里只有六个掌勺的,调出两个掌勺的做糖,谁做红烧肉、红烧牛腩,谁做猪肚鸡,谁和面?我们不能为了赚番邦的仨瓜俩枣坏了口碑,断了以后的路。”

提议做这两样的厨子说:“年前您不是说过,提上来两个掌勺的?”

林知了:“我还说从伙计里面提两个学徒,日后只给你们打下手。可是伙计一下子少四人,晌午忙得过来吗?”

厨子:“到晌午就做好了啊。”

林知了:“做不好。上次我给林飞奴做一点就忙到午时开店。今日做那么多,至少忙到晌午食客最多的时候!”

厨子闻言想起林知了上次做那两样确实需要三人,“那就算了啊?”

林知了:“我也想多赚点,但要量力而为。对了,你们自己商量过把谁提上来,又叫谁给你们打下手当徒弟?”

这种事原本需要林知了决定。林知了觉得无论厨子还是徒弟,日后每天早午都要一起做事,倘若不能叫他们自己满意,定会免不了起争执。

几个厨子点头表示商量好了。

林知了:“月钱也要跟着增加。那就从下个月开始。这个月先试做,无法适应早上和晌午的忙碌,过几天就换人。”

厨子:“应该可以吧?”

“不断迎接客人和不断炒菜做面完全不一样。”林知了发现几个厨子仍然不死心,心说怎么比我还爱赚钱。林知了犹豫片刻,开口,“若是真想赚番邦的钱,待会我去买食材。午饭后各做五斤,明天试卖。倘若放到明天口感同当天先做的差别很大,就留我们自己吃。”

厨子:“只隔一夜啊。就像早上做好下午卖,应该跟当天现做的没两样。”

林知了:“有没有区别,试试才知道。以前我们都没等那两样凉透就吃光了,谁也不知道放了一夜,第二天口感如何。”

厨子想想在理。

年底那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