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1 / 2)

加入书签

之际曾有一仙鹤入梦,垂颈叹言自己守护大雍多年而今却遭奸佞迫害,本已万念俱灰飞归神山不再临世,但见大雍百姓因一人而遭天谴受难,心中不忍,便奉请三清上神求得救世秘方赐予世人。

此等捕风捉影的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愈演愈烈,到最后整个渝州城都传遍了,说是抚鹤神使当初沉海是遭歹人陷害,渝州城瘟疫便是上天降灾惩罚大雍。好在神使浴火重生,已然回归大雍庇护万民。

毕劲复也是头铁,没有丝毫隐瞒,将实情一五一十上报朝廷,全然不顾帝都会引起的轩然大波。

若是以往他必定会设法压下此事,毕竟不论谣言真假,不论神使是否还活着,但背后放出消息之人必定有所图谋。

而今他却改变了主意。

前几日,有人将一张纸谕悄无声息放在了他的书桌上。

那上面的字迹与当初安碌卫送到他手中的一模一样,然而上面的内容却多了“焚城”二字。

信纸背面,“监国无道”四个大字力透纸背,灼烧他的神经。

毕劲复不知此事是何人所为,但必定和渝州城这段时间发生的奇异之事有关。

他派人去寻了何附子询问药方得来之事,何附子却只茫然道自己并未去寻过府衙,药方是在她睡醒后凭空出现在桌上,她也不知是何人所为。

这下毕劲复更是奇怪,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却又不露真容。

若是想要危害大雍,为何要救治渝州城百姓?

既有五鬼搬山之能,完全可以将尸体运到别城乃至帝都,百姓染病朝堂大乱不是更好?

可那人却将药方献出,救治百姓与危难之际,却又对太子表示不满。

毕劲复猜不透那人何意,便也不去猜测,只做好本职将一切回禀朝堂。

他也想看看,面对危及自身权柄之事,朝中那位又会如何应对。

众口铄金,难不成对待天下百姓,也像对待他们渝州一样残忍镇压吗。

*

长街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虽然刚刚经历了厄灾,但百姓们还是很快便恢复生机,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赵玉屿和子桑坐在街边的一家面摊子里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竖起耳朵听着旁边一桌的八卦。

食客们煞有其事的说起自己瞧见奇异之事的场景,感叹幸得抚鹤神使庇佑才躲过这一劫。

赵玉屿抿嘴偷笑。

这些流言自然是她和子桑故意放出来的。当初她借何附子的名义放出了仙鹤入梦赐赠仙方的消息,这段时间又在城中制造些奇异事件,众人自然都会联想到抚鹤神使。

原本她只是用这些流言为子桑回归帝都做铺垫,得民心所向。

但子桑却说做事情就要做到底,而后找人特意传出抚鹤神使受奸人所害,大雍降灾也是因奸人所起。

赵玉屿不得不感慨子桑做事情当真是毒辣果决,如此一来,刚刚经历过天灾人祸的渝州城百姓们必定深信不疑。

而更重要的是,种种细节前后呼应,百姓或许猜不透其中更深的缘故,但帝都的达官贵人们却个个是人精,怎会猜不到这所谓的奸人乃是何许人?若是流言传入德仁帝的耳朵里,又会有何感想?

帝王之心本就猜忌,一个将自己盼了大半辈子千求百求才得来的获得长生不老药的机会埋葬在大海的儿子,难免会让人怀疑他究竟是不是盼着自己早些驾崩好荣登大宝。

德仁帝如今本就年岁已高,心中恐怯,对于宋承嵘的猜忌只会越来越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