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宽仁 南平无王(加更!)(2 / 2)

加入书签

记得潘美提起过,孙光宪历任三世南平王,在南平国内位高权重。

位高权重甚好。

这代表着孙光宪传回的每句话,都会直接影响到高保勖的判断。

赵德秀一脸笑意的,带高保寅及孙光宪朝着帐内走去。

孙光宪不知赵德秀笑容真意,他只以为赵德秀天性温良。

进入帐中,各自落座后,赵德秀对着孙光宪言道:

「听闻汝久掌南平政事,致使南平政通人和,实为良臣也。」

赵德秀的夸赞,让孙光宪受宠若惊。

孙光宪急欲起身,婉拒赵德秀谬赞。

而赵德秀却示意孙光宪无须多礼:

「佳客远来,今当设宴款待。」

赵德秀的重视,让孙光宪颇为感动。

赵德秀礼贤下士,哪能看出半分对南平国的敌意?

不知不觉间,孙光宪心中已有论断。

数日后,孙光宪的密报,就传回高保勖的手中。

在密报中孙光宪如高保寅一般,认为宋军屯驻在荆门并无危险。

为加深这一推断的可信度,孙光宪在密报中言道:

「臣观宋军,每位皆似虎狼。

荆门守军,则畏太原王如虎。

若太原王有意为敌,荆门一城,早为宋军囊中之物矣!」

这一点论据太有道理,令高保勖大喜过望。

今得知宋军无恶意,而有数万宋军在荆门保护他,抵御着周行逢的入侵,那高保勖还有什麽可担忧的呢?

接着奏乐,接着舞!

心中再无担忧后,高保勖很快便故态复萌。

在高保勖的命令下,一大批新鲜娼妓,又开始重新进入王府中。

当高保勖重新沉溺在酒色中时,他最后一个清醒的念头是:

「不知太原王,可有他这番欢乐?」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见高保勖都不再担心宋军,江陵城内的大臣们,哪还会有过多考虑。

于是乎原本戒严的江陵城,重新打开城门,接引着地方商旅与百姓。

望着大开的江陵城门,再望着城上懒散的守军,隐于暗处的宋军斥候,猛地拨马朝荆门而去。

当收到关于江陵城的最新情报后,赵德秀的脸色露出几分笑意。

他命人召来潘美。

收到召唤的潘美,很快就来到赵德秀身前。

潘美到来后,赵德秀将手中情报交予他看。

在潘美看情报时,赵德秀笑声道。

「今日观之,是荆门易图,还是江陵易图乎?」

而潘美在看完情报后,脸上随即露出兴奋的神色。

观这神色,足以知潘美答案。

见潘美跃跃欲试,赵德秀便直接说道:

「攻其不备,在于时机。

今夜汝可率数千精骑,与李汉琼一道星夜南下。」

赵德秀的话,让潘美激动起身拜道:

「末将,定不辱使命!」

大功在前,谁人能稳住心情。

当潘美拜完后,赵德秀做出嘱咐道:

「袭取江陵,是为国家大业,但百姓无辜。

江陵富庶,你率军南下后,务必要约束好军纪。

不得扰民,不得妄开杀戮。

若有违此令,不论江陵是否拿下,吾先斩你!」

赵德秀的嘱咐,让潘美面露郑重。

「末将遵命。」

潘美郑重的神色,让赵德秀点了点头。

之所以要选潘美率军南下,一方面是赵德秀看重潘美的能力。

策略再佳,执行者亦很关键。

另一方面,赵德秀知道潘美见识深远,能知道他的苦心。

当潘美领命退下后,赵德秀命人去召高保寅与孙光宪。

那一日宴饮后,高保寅及孙光宪并未返回江陵,他们选择留在荆门城中。

这二人的心思,赵德秀一眼就看透。

无非是想在荆门城中,时刻观察着己方大军。

若己方一有异动,就连忙汇报给高保勖。

既知这一点,今夜作为关键的一夜,赵德秀自然不会忘了他们。

荆门城中,当高保寅再次收到赵德秀的饮宴邀请后,高保寅忍不住笑着对一旁的孙光宪说道:

「上国储君,待人接物就是不凡。」

近日来,赵德秀曾数次邀请他们饮宴。

数次愉快地赴宴后,高保寅丶孙光宪二人对赵德秀的印象,那是相当之好。

良好的印象,让高保寅及孙光宪丝毫未曾起疑。

在带上一些礼物后,高保寅与孙光宪,按时来到了宋军大营中。

待步入宴席中后,高保寅及孙光宪的身影,便被众多热情的宋将淹没。

接着一阵阵因交谈而产生的欢声笑语,便出现在宴席中。

当欢声笑语响起有一阵后,赵德秀来到了席间。

赵德秀一至,众人就都不敢再围在一起,按照各自坐席纷纷入座。

待众人都入座后,一道道佳肴就在礼官的监督下,被送至席间。

佳肴已至,美妙丝竹声岂可或缺?

随着席间动人的音乐响起,一位位身姿曼妙的舞姬,就如仙女下凡般进入席间,一下子将高保寅及孙光宪的目光给吸引住。

五代乱世中,相比于动荡不安的中原,长江以南的社会环境,会显得较为安定。

例如南平国,承平多年,国中多丝竹之音。

丝竹之音动听,却也无形中磨烂了南平文武的心性。

孙光宪一边观赏着舞姿,一边往口中不断送着美酒。

渐渐地,醉意弥漫在孙光宪的眼间。

反观高保寅,早已醉倒在食案上。

当孙光宪放下酒杯,正欲好好伏案一睡时,他没发觉到,席间的音乐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

与此同时,赵德秀已得知潘美率军离开的消息。

得知这消息后,赵德秀放下了手中酒杯。

「孟文,有一事吾不解,烦请你解答。」

此话入耳,引得孙光宪抬头向赵德秀望去。

「太原王请问」

醉意,睡意交杂,让孙光宪的意识有些朦胧。

但他很快就会清醒。

「今南平有王乎?」

乍一听,赵德秀这一问颇为有趣。

南平国当然有王,高保勖不就是吗?

然渐渐地,孙光宪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大宋至今,尚未承认高保勖的王位!

一想到这一点,孙光宪的思绪,忙从朦胧中惊醒。

当恢复清明后,孙光宪再朝主席望去,眼中看到的一幕,却让他身体有些发冷。

赵德秀脸上不复温和笑意,取而代之的是肃穆。

下一刻,一道不容置疑的话语响彻在席间:

「保融之后,南平无王。无王之国,何以立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