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宽仁 南平无王(加更!)(1 / 2)

加入书签

第119章 步步宽仁 南平无王(加更!)

高保寅的表现,被赵德秀尽收眼底。

意识到敲打意味足够后,赵德秀方亲手扶起高保寅。

赵德秀的这一举动,让高保寅慌张的情绪,稳定了不少。

世人多言太原王仁德,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

高保寅知道方才,是赵德秀在敲打他。

毕竟先前高保勖有所不敬,赵德秀有意敲打不足为奇。

若换做常人,当己方实力占据着优势地位时,面对不敬可不会是敲打那麽简单。

赵德秀仅是言语震慑,足以体现宽仁作风。

当安抚完高保寅的情绪后,在众将面前,赵德秀手指高保寅带来的几车财物说道:

「这是贵国给吾的。

那请问,贵国给我军的呢?」

赵德秀这话一出,高保寅先是一愣。

随后高保寅很快反应过来,他拱手说道:

「太原王放心!

待臣回江陵后,定会相劝南平王,准备酒肉犒赏大军。」

见赵德秀有所要求,高保寅愈发放心。

在来之前高保寅最怕的是,赵德秀一言不合直接一刀劈了他。

其次,高保寅担心的是赵德秀无所求。

若无所求,意味着高保勖不敬之罪,会一直记在赵德秀心中。

这样一来,南平国危矣。

赵德秀有意让南平国犒军,这是让高保勖将功折罪的意思。

能将功折罪,实在是再好不过。

听到高保寅颇为上道,赵德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南平来使,当设宴欢迎。」

语毕后,赵德秀便拉着高保寅的手朝着帅帐走去。

被赵德秀拉着手,让高保寅受宠若惊。

带着高保寅朝着帐内走去时,赵德秀出言道:

「平叛一事,刻不容缓。吾担心周行逢胆大妄为,会率兵奇袭贵国。

为保护贵国,事急从权下,方领兵入境,还望使者知吾心意。」

在前面示威足够的情况下,现在赵德秀释放出的每一点善意,在高保寅心中都会无限放大。

面对赵德秀的解释,高保寅急忙说道:

「太原王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待臣回江陵后,定会向南平王说明隐情。」

一夜宾主尽欢后,第二日一早,赵德秀派副使曹彬将高保寅亲自送出营外。

赵德秀的行为,让高保寅感动不已。

等高保寅离开后,赵德秀便听闻帐外潘美有事求见。

赵德秀让人将潘美给带了进来。

潘美入帐后,见帐内无旁人,便对着赵德秀拱手进言道:

「太原王率军亲临荆门,真只为借道乎?」

听到潘美的询问后,赵德秀饶有兴趣地看向他道:

「仲询有何佳策,不如言之。」

说完后,赵德秀便示意潘美坐下。

待坐下后,潘美连忙说道:

「高保融新丧,高保勖继位后,又醉心声色,不理政事,引得国内大臣多有不满。

南平国人心不稳,几成鼎沸之态。

另前日观荆门守军作态,可知在南平国内,太原王威势深重。

末将窃以为,当下正是我军谋取荆门的大好时机。」

潘美说的这些情报,皆是他先前在南平国内实地调查得到。

潘美的话,让赵德秀笑道:

「仲询之言,吾岂能不知?

我军拿下荆门,并非难事。

然荆门一丢,高保勖会更加惊恐,或会死守江陵。

江陵是坚城,拔之或许不难,却会消耗我军士气。

另外高保勖为求自保,定会寻求周行逢相助。

届时两国合兵,屯驻江陵城下,形势对我军就会不利。

荆门归属,在吾一念之间,无须着急。

吾所图者,在于江陵。

我军初入南平,高保勖对我军忌惮颇深。

当下我军首要之务,便是要降低彼之戒心。

待彼戒心消散之际,方是我军之良机。」

赵德秀此话一出,潘美提着的那颗心,渐渐的放了下来。

观赵德秀置荆门于不顾,潘美还以为,他入南平真只为借道。

这一猜测,让潘美有些不安。

身为王师,大义名分不可或缺。

然身处乱世,大义名分最大的用处在于遮羞布。

身为一军主将,自不能真奉大义为圭臬,而对战事束手束脚。

赵德秀不怪潘美有所误会,毕竟两人的相处不算深,潘美不太了解他。

了解他的人,是不会有这层担忧的。

自他率军入荆门那一刻起,南平国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中。

心情变轻松的还有高保寅。

当回到江陵城中后,高保寅第一时间来拜见高保勖。

在高保勖面前,高保寅力证赵德秀之心志。

「王上放心,太原王此番率兵入境,是忧心周行逢,并无他图。」

高保寅的话,让高保勖惊惧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高保寅是他亲兄,总不可能帮赵德秀来骗他。

见高保勖的脸色有所好转,高保寅接着说道:

「太原王想让我国犒军。」

听到这一件事后,高保勖的脸上,甚至都浮现了些许喜色。

赵德秀想要钱,那就好办。

南平国虽疆域只有三州,可三州皆是富庶之地,承平多年的南平国,承担一部分宋军的粮草不是问题。

「太原王的要求,一定要尽心办到。」

说完这句话后,高保勖命人唤来孙光宪。

在孙光宪到来后,高保勖下令道:

「犒劳宋军一事,就由汝二人全权负责。」

而当孙光宪要随高保寅退下时,高保勖单独留下了他。

「待你送粮肉前往荆门时,帮吾再探查下宋军的意图。」

得到这一密令后,孙光宪躬拜而去。

数日后在高保寅的督促下,大量的粮肉酒水已准备完毕。

随后高保寅与孙光宪,就带着南平国的犒军物资,一路北上来至宋军大营中。

待留下犒军物资后,高保寅与孙光宪被士兵带至帅帐外。

听闻高保寅二人到来,赵德秀故技重施。

孙光宪本在仔细打量着宋营的一切,打量的正起劲时,突见一年轻人正朝他走来。

「那便是太原王。」

从高保寅的口中,得知了赵德秀的身份后,孙光宪连吓得低头不敢直视。

《檀来》歌声震动荆门一事,早就传遍江陵。

认识到宋军的武威后,孙光宪哪敢有半分不敬。

不久后,赵德秀就来到高保寅丶孙光宪二人身前。

赵德秀见今日使者还多了一人,当下便猜出高保勖派孙光宪来此的用意。

「臣身旁是副使孙光宪。」

在得知了此人便是孙光宪后,赵德秀眼睛一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