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两万精锐,灰飞烟灭(1 / 2)
第91章 两万精锐,灰飞烟灭
伏牛山内,空气燥热难耐,到处遍布着乾燥的枯木野草。
然望着山道两边陡峭坚硬的岩壁,许多汉军惊恐的心稍稍有了些安定。
这一地势,至少保证了他们的左右两翼是安全的。
当心情有些平复后,关于后方的大致险峻情势,正交口相传下在军中传播着意识到后方的致命威胁还未彻底摆脱后,这支身心俱疲的大军,只能再度正式踏上归国路。
伏牛山谷道幽深狭窄,有些路段只能容纳两三位士卒并排前行。
宽窄不一的道路,让大量汉军拥挤成堆,肩甲碰着肩甲。
最难受的是,哪怕太阳西移,天边已渐渐有晚霞出现,然山道里的热气还是如蒸笼般,每一位土兵都被身上冒出的汗水浸透。
进入伏牛山的两万汉军,像被硬塞进竹筒的蚁群般,密密麻麻,交错相杂的朝着前方的谷口走去。
行进过程中,队伍中时不时爆发出的争吵谩骂声,让伏牛山无形中渐渐成为一个火药桶。
在怨声载道中行进的两方汉军,没人注意到崖壁上的树木有些轻微的抖动。
树木的抖动,带起了一些落叶飘下。
落叶飘下后,正好落在一位士兵的肩头,心情烦躁的他以为这些落叶是山风吹落,便不耐烦地抬手拨开。
可他浑然不知的是,在头顶的树木阴影中,正有上千双眼晴,冷冷盯着这条挤成麻花的谷道。
后方队伍中传来的争吵谩骂声,并未影响到驾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刘继恩。
哪怕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刘继恩还是不愿如普通士卒一般步行。
可纵算有骏马代步,免去行军辛劳的刘继恩还是满脸苦色。
他初入路州时,满志,想着要建立战功让刘钧对他不再失望。
不料自接掌兵权那一日开始,许多出人意料的情况就不断袭来,将他的雄心壮志慢慢击碎。
想起这段时日来的掌兵过程,强烈的无力感是刘继恩的最大感受。
甚至刘继恩有时会感觉到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正将他当做提线木偶般玩弄。
这一种感觉,随着时日的迁移,正变得越来越强烈。
可再仔细想想,刘继恩就不免觉得这一想法颇为可笑。
若真的存在那一双大手,那双大手只会是属于宋军主将赵德秀的。
可他料敌机先,这可能吗?
一想到赵德秀的年纪,刘继恩轻笑连连。
诚然他之前未曾料到,宋军能在那麽短的时间内,就攻破了己方大营。
但宋军能做到这点,是仰仗着己方人数众多的优势,与赵德秀的关系并不大在暂时压制住了内心的挫败阴影后,刘继恩望着身后蹈前行的两万汉军,
心中渐有豪气产生。
虽说大多汉军脸上,都带着挫败的神色。
潞州这一仗,他们是败了。
可幸运的是,他们败而不伤。
等到这两万河东壮士顺利回国后,在国内好好休整一番,很快就会恢复元气。
到那时,若再能引得契丹大军臂助,汉军定可卷土重来!
在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中,刘继恩驾马的速度不由地快了些。
可走着走着,刘继恩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在身前十数步开外的谷道中,正斜躺着许多粗壮的树木,那些树木阻拦住了汉军继续前行的道路。
时值夏季,山中天气变幻莫测,一般来说山中树木被狂风暴雨折断并不异常。
然怎麽会有那麽多粗壮的树干,同时落在一处?
重要的是,那些树干还被剥去了树皮。
再强的狂风暴雨,都不可能将树皮都摧毁的乾乾净净。
这异常的一幕,引起了以刘继恩为首的几位汉军将领的注意。
心中惊奇下,他们纷纷下马快步来到树干前,
在走近后,刘继恩及卢赞发现最粗壮的两根树干上,正分别写着两行字。
一行字为:
「杖兵入境,何求生还?」
另一行字为:
「河东跳梁,命丧于此!」
见到这笔走龙蛇的两行大字后,众汉将脸色大变,疑惧不安。
这两行字出现的太过异常,是个人都能意识到大事不妙!
刘继恩更是直接愣在当场。
难不成他真能料敌机先?
而在众将还在色变时,惊变就在这一刻发生!
忽有阵阵异声在崖顶炸响,这不是风声,而是上千支浸了油脂的火矢划破空气的撕裂声。
在血红晚霞的映照下,上千支火矢,宛若天边坠落的流星一般,朝着下方的伏牛山谷道不可阻挡的坠去。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刘继业。
他刚抹掉额上的汗抬头望向天空,就看见天空已被遮天蔽日的流星所覆盖。
这壮观的一幕,让刘继业满面惊骇。
「火烧伏牛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