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九章 从後及前,溃不成军(2 / 2)

加入书签

行军过程中,有一位生性机敏的将领,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远处似有雷声响起。

脑中一出现这想法,这名将领就笑了出来。

当下晴空万里,哪有可能会有雷声呢?

想来是自己有些草木皆兵了。

可刚自嘲完自身没多久,这名将领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因为不过是一会的时间,那本来若有若无的雷声,正变得愈发清晰。

而这一番变化,亦被其他将领注意到了。

在互相对视后,多名骑在马上的将领纷纷朝着后方远眺而去。

选眺之下他们发现,远处土丘上,正闪现出数之不尽的灰色人影。

当一望无际的灰色人影奔下土丘后,转眼就在官道上汇聚成一股浩瀚无边的人潮。

见到这一幕时,有几位汉军将领早已被吓得脸色发白。

接着那无边人潮,就像决堤的洪水般朝着己方大军加速涌来。

那汹涌之势,吓得一众将领声嘶力竭高喊道:

「列阵,列阵!」

将领们的语气焦急且惊恐。

数万人奔腾在土地上,带起漫天烟尘的同时,还引得大地微微震动。

接着四面八方袭来的哭豪声,咒骂声,就如惊涛一般奔进上万汉军的耳中,

震得他们齐齐面容扭曲。

在万馀汉军的眼中,远处袭来的不是军队,而是可撕裂一切的滔天洪水。

磅礴的黑色洪流不断逼近,洪流中有人满脸血污,有人互相砍杀,有人脸色狞.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人有时是会朝着猛兽转变的。

当看到不一而足的逃命众生相后,上万汉军忍不住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许多汉军握住兵器的手指,都忍不住的颤抖着。

能被称为国家精锐,这万馀汉军是有着自身骄傲的。

正常对战,他们不会畏惧。

可当下的战况,能称为正常吗?

朝他们袭来的,是一头头双目通红的猛兽呀!

强大溃兵洪流带来的强大压迫感,最终让这上万汉军走出了必然的一步。

「快逃!」

不知是谁先喊出这一声。

当这一声「快逃」一出,就像火星溅在乾柴上,片刻间就在万馀汉军心中点燃起熊熊烈焰。

心中的熊熊烈焰,烧尽了这上方汉军的最后一丝斗志。

逃命的人,起初只是小部分。

然就在这小部分人的带动下,由点及面,万馀汉军的军阵如掉落在地的镜子般,刹那间碎裂开来。

许多汉军刚奔逃时,大部分还下意识地握着手中的兵刃。

可当他们看见有的同袍扔掉兵器丶解掉甲胃后,逃命的速度陡然加快时,其他人便都有样学样起来。

因这上万汉军,不同于辅兵及辐重兵,他们是有着严密的建制的。

故而这上万汉军逃的方向相当整齐划一。

这避免了上万汉军,在混乱状态下被裹挟进溃逃洪流中。

再加上求生的本能,这上万汉军疯狂奔逃起来后,让后方的溃兵洪流一时之间竟也追不上。

只是再如何玩命狂奔,上万汉军发现他们始终都无法甩开后面的溃兵洪流太远。

背后如影随形的危机感,让上万汉军简直是欲哭无泪。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奔逃后,前方伏牛山的轮廓已出现在眼中。

伏牛山尽在眼前,让这上方逃命的汉军激动不已。

这上万汉军中,很多人是当年高平一战的幸存者。

大溃逃一事,他们并非没经历过。

他们知道再坚硬的军阵,在平地上都难以抵挡数万溃军洪流的冲击。

要想不让这股洪流带走自身生命,一味的奔逃非长久之计。

唯有找一处险峻地势为依托,才有可能阻挡住身后那正越袭越近的溃兵洪流。

当下方圆百里内,拥有那险峻地势的,唯有眼中的伏牛山。

一念至此,奔逃的上万汉军忍不住再度加快了速度。

在队伍的最前方,刘继恩率领着另一部方余汉军,已来到伏牛山的山道外。

正在军中将领打算安排士卒有序进入时,他们的身后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叫喊声:

「数万宋军杀来,后方全军崩溃!」

当这令人心悸的叫喊声传遍伏牛山外后,这部万馀汉军又看到了后方漫山遍野逃来的大量同袍。

此情此景,让汉军有序进入伏牛山已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

在各级将校的惊惶催促下,万馀汉军杂乱的一下子冲进了伏牛山那幽深的谷道中。

当最前方的万馀汉军刚奔入伏牛山,还未来得及重组队形时,后方那逃的飞快的大批汉军亦直接冲了进来。

两万有馀的汉军,快速先后涌入山道中,这直接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

山道内人挤人,汉军再无可能在山道内重组起阵型。

阵型崩散的步军,人数再多,都已为待宰猪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