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 金刃(2 / 2)

加入书签

刘据慢慢转过头,望向垂首而立的绛伯,笑道:「是想离开皇宫了吗?」

绛伯跪倒在地,惶恐道:「奴婢失言,请上君明鉴,奴婢绝无离宫之意。」

进宫容易出宫难,尤其是侍奉过贵人的宦官,知道太多的秘密,不是被杀,就是老死于掖庭。

人在忆往昔的时候,在情绪感染下会脱口而出一些话,绛伯精准到年丶月丶日的入宫时间,如果不是日思夜算,怎麽会如此的详尽。

刘据俯身将之扶起,摇摇头道:「想要离宫没有什麽错,寡人有些时候也不想待在这未央宫,绛伯,当年为何入的宫?」

「回上君,是活不下去了。」

绛伯身体发软,心有馀悸答道:「奴婢原是辽东郡人,在孝文帝后元二年以前,匈奴连岁叩边,杀害丶掳掠了我朝许多百姓,而云中郡丶辽东郡所受的侵害是最严重的,奴婢的父母也惨遭匈奴所杀,如果不是孝文帝担忧匈奴的继续入侵,派遣使臣给匈奴送去书信,匈奴单于也派一位当户来我朝答谢,我朝与匈奴恢复了和亲关系,及时止戈,奴婢也活不了。」

想到父母之死,绛伯的情绪明显出现了波动,「孝文帝是位仁慈的陛下,在云中郡丶辽东郡广施恩泽,甚至允许奴婢这般不能活下去的孩童阉割入宫,奴婢这才能入得皇宫。」

孝文帝后元二年。

刘据忽然想了起来,那年的汉朝大事,汉匈恢复和亲,张苍罢相,周亚夫封侯。

等等,张苍。

这是位靠着吃人乳活到一百零几岁的传奇人物。

大汉草创时期充斥着各种的混乱故事,刘据又无语又无奈,转问道:「绛伯,你说,这天底下的大事,是天灾多,或是人祸多?」

「奴婢不知。」

「寡人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以奴婢之见,或是人祸居多。」绛伯忆起当年辽东郡堪称潦草的防御,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尽职尽责,匈奴之祸决然不至于那麽大,他的父母可能也不会死,他或许也不会入宫。

天灾不常有,人祸却不断,贪丶懒丶嗔……人性影响着人做出的事,有时会引发难以预料的祸患。

但能惹出大祸的人,往往有着深厚的背景,哪怕是皇帝都要忌惮,那年云中丶辽东二郡守将都是开国功侯之后,事发之后,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惩罚。

刘据感知到绛伯那浓郁的怨憎,多少能还原过去的事,长嘘一声,「绛伯,你什麽时候想要离宫,寡人无有不准。」

「是,上君。」绛伯这一声回答中充满了激动,似乎又透着些许释然。

刘据没有去睡,回到了御案前,整个大汉乾坤就在他的掌中,虽然父皇不太可能翻盘,但他也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此生仅有的机会,来消除外戚中的虫豸,大汉能有过去的霸主地位,外戚功不可没,但新的荣光,需要他亲手来奠基。

「绛伯。」

「奴婢在。」

「传诏兰台丶廷尉署,对卫氏外戚涉嫌触犯大汉律法的人予以秘密审讯,视情节轻重程度,收押丶流放,或杀!」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