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215不同风格的儒家晋升典仪(三更一(2 / 2)

加入书签

只是齐雁灵等人认出他来,难免惊讶。

相关消息,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密报关中帝京。

「不能就这麽让他们轻而易举跑了,我们继续追查,同时联系卫上将军和渊公他们。」

齐雁灵吩咐道:「此外,查一查这些反贼在太湖这边搞什麽鬼。」

齐蝶泉丶王炎等人纷纷应诺。

六道堂中人,这次有被他们拿下活口。

一番审问下,包括岛贼陈天发和南朝余裔的相关讯息,都被吐露出来。

王炎等人一边感慨反贼乱党真多,一边仍然要继续追查。

要尝试封堵太湖出海的水道,堵截岛贼陈天发等人。

要追查六道堂反贼的下落。

还要顺便也查查南朝余裔的事情。

当前人手肯定不够,需要呼叫支援。

甚至齐雁灵心中有数,要不了多久,苏州那边可能还会有其他乱子。

赤龙的三个传人齐聚,可能要了断他们当初一些恩怨。

不过,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半黑半白的「墨龙」项一夫,正适合处置同为大寇的「白龙」连瑛和「碧龙」童霄。

齐雁灵虽然同连瑛有私交,但在此事上也不可能公开倒戈。

而私下里,连瑛感谢她的提醒,却不会改变主意。

相对而言,南朝余裔之事,并不那麽紧迫。

齐雁灵反而不觉得乐观。

赵广鑫搞出的动静太大了。

太湖大泽沿岸被血水染红一大片,久久不散。

消息压都压不住。

湖州长城县沿岸很多百姓的恐慌进一步升级,开始拖家带口逃亡。

单独一两家逃亡,非常显眼,容易被追查。

但现在这麽多人一起逃,真正的南朝余裔混在人群中就不好分辨和追查了。

很难说赵广鑫是不是故意的,惊走这些南朝余裔,将来他们还有重新寻找的机会,免得这些人以及他们可能收藏的儒家晋升典仪,落入大乾朝廷掌控。

齐雁灵微微摇头,从她个人来说,倒是不甚在意,只是出于职责所需,吩咐其他禁军将士留意一番,她本人则继续追查血僧丶火龙僧这些六道堂高手。

………………………………

锦丰镇这边,黄昏中,徐永生看着被染红的太湖水,仍然没有离开,默默守着骆家上下,同时收集四方消息。

夜色来临,等到子夜时分,这一晚虚幻谛听仍然照常外出。

令徐永生欣喜的是,自己最近看来是人品爆发了。

短短几天时间内,连续得了四条有价值的消息。

先是智心妖僧等六道堂分子掳人的消息,让他察觉六道堂中人的存在。

然后获悉曹静丶杜遮藏身长城县城外晓光寺的情报。

接下来,又帮他锁定了送儿女提前离开的骆文武。

现在,第四条有价值的情报来了,却是关于一门武夫绝学。

凛日刀·暗蚀大日!

徐永生猜测,本名周杜的杜遮,确实也修习了凛日刀作为自己压箱底的绝招。

而这次谛听在长城县和太湖水域活动,估计就是从杜遮那里窥来的刀法。

刀法本身威力十足,更让徐永生惊喜的是,这门武夫绝学,自己可以直接匹配。

因为其修习的要求,是武夫先在自己三骨堂内养成五杆意气枪,两副精气甲和两张念气弓。

正好对应儒家绝学这边佩韦自缓的相关五相。

徐永生对此自然是笑纳了。

另一边,骆文武则没有让他和齐雁灵失望。

鲜血染湖,镇上恐慌,开始出现大规模逃亡。

骆文武当即便带着妻子还有其他人,一起加入逃荒大军,顺势不动声色举家搬迁离开长城县,甚至是离开湖州。

徐永生暗中一路随对方同行,待骆家重新安顿下来,甚至再次改换身份后,方才微微放心,不惊动对方的同时还帮忙打扫一些首尾痕迹,然后悄然离开。

这一路过来,徐永生也顺势准备了一些东西,用于自己接下来五品晋升四品的正心入品典仪。

几根旧船钉。

一只青瓷碗。

还有一艘无篷旧船。

他准备就在江南这里,冲击四品宗师境界。

一方面是徐永生已经做好相关各方面准备,既然如此,便索性跨出这一步。

另一方面,则是从骆文武那里听来的前朝典仪,不仅仅需要藉助地理环境,还需要考虑天时。

这一点,同大乾朝廷规制内的学宫典仪有较大不同。

学宫典仪充其量只有当天某个时辰进行,有少许要求,而对具体时日,基本没有限制。

之所以有时候要排日子,更多是考虑几人或者更多人,一次性全部参加典仪,而非每有一人申请就单独举行。

但学宫典仪对于地点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都是依托学宫进行。

各大名门世家传承的典仪,在这方面大同小异,只是地点环境是他们各自祖地文脉。

徐永生从骆文武那边听来的典仪,是另一个风格。

徐永生总结下来,是更贴近自然万象。

同猜测早年南朝尚存时,可能这些典仪反而不是如此模样,乃是之后岁月里或被动或自动改良甚至蜕变而成。

不藉助朝廷学宫和祖地文脉的奥妙,或许也在这里。

例如五品晋升四品的正心入品典仪,天时需求是深秋起雾期间。

而地点环境,则是秋雾锁湖之际。

当前,是盛景十四年八月下旬。

江南水乡,湖泊丶水道四处可见。

各方面,都正合适。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