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2 / 2)
李世民看着温禾暗自思索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拿起桌案上那枚手雷,迈步走向殿外。
「时辰不早了,今日你们便随朕在海池畔一同用午膳吧,也尝尝御膳房新做的炙羊排。」
「臣遵旨。」
温禾丶李靖丶阎立德三人齐声应道,连忙跟上李世民的脚步。
可刚走出咸池殿大门,一声震耳欲聋的「轰」突然从身后传来,气浪裹挟着烟尘扑面而来,殿檐上的瓦片都簌簌作响。
「陛下!」
温禾丶李靖丶阎立德三人瞬间瞪圆了眼睛,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猛地转身朝着爆炸声方向跑去。
哪里来的爆炸声!
等他们冲回殿外空地,却见高月面色惨白地瘫坐在地上,双手还在不住发抖,而李世民竟拍着双手,仰头大笑起来,语气中满是满意丶
「果然不错!这新式手雷的威力,比之前的火摺子引燃款强多了!」
「陛,陛下,这,这是……」
阎立德的嘴巴发颤,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刚才那声爆炸差点让他以为陛下遭遇了不测。
李世民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戏谑。
「阎卿莫慌,刚才是朕哄骗了你们,这手雷里的硝石根本没取出来,朕就是想试试它的实际威力。」
话音刚落,阎立德双腿一软,若不是身旁的李靖扶了他一把,差点当场跪倒在地
陛下竟拿实弹手雷开玩笑,这要是出了半点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温禾也目瞪口呆,心中暗自腹诽丶
这李二什麽时候玩心这麽大了?
刚才他讲解原理时,李世民还拿着手雷把玩,就不怕真的误触机关,把自己炸了?
他不敢深想,若是李世民真把自己玩死,日后史书会怎麽记丶
「唐太宗因试手雷不慎,崩于咸池殿」?
那也太荒唐了。
这边的巨大动静很快惊动了禁军,数百名禁军将士手持长矛丶腰挎弯刀,迅速围了过来,见李世民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在李世民的挥手示意下缓缓退去。
不多时,宫女和内侍们便在咸池殿旁的海池亭内摆好了午膳。
青瓷餐盘里盛着金黄的炙羊排,蒸腾的热气带着羊肉的香气;水晶盘里码着新鲜的时蔬,旁边还放着琥珀色的葡萄酿,看着十分精致。
因今日有李靖丶阎立德两位大臣在,李世民特意吩咐按分餐制摆放,每人面前一份膳食。
可席间李靖和阎立德始终坐得笔直,神色拘谨,手中的筷子动了没几下,显然还没从刚才的爆炸惊魂中缓过劲来。
唯有温禾,像是在自己家里一般自在,拿起羊排大口啃着,蘸着酱料吃得满嘴流油,看得李世民都忍不住发笑。
「你这竖子,倒是一点也不客气。」
温禾咽下嘴里的羊肉,用袖子擦了擦嘴,笑道:「尚食局的手艺,虽然比我差点,但是东西好啊,何况不吃白不吃,臣要是客气,岂不是亏了?」
一句话逗得李世民笑骂连连。
「你这竖子啊,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等温禾差不多吃饱,放下手中的羊骨,李世民才放下酒杯,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嘉颖啊,朕此前与你说过,等来年开春,便要推动关中百姓向河套移民,充实边疆,可据户部奏报,如今到各县报备移民的人寥寥无几,这是怎麽回事?」
温禾拿起帕子擦了擦手,从容说道:「陛下放心,过几日报备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李世民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敲打。
「此事关系到你那两个弟子,孟周丶赵磊明年去任职,若是移民之事办不好,朕可不会从轻发落。」
他这话明着是说孟周丶赵磊,实则是在提醒温禾,别想着用空话忽悠他。
温禾闻言,轻笑一声。
「陛下,臣什麽时候骗过您?移民之事,臣既然说了能办好,就定然不会出岔子。」
「好,那朕便拭目以待。」
李世民笑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目光转向窗外。
天空不知何时已渐渐阴沉下来,云层厚重,似有雪花要飘落。
他望着窗外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要下雪了,瑞雪兆丰年,明年定是个好光景。」
说罢,他低下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人。
温禾和李靖瞬间明白了他的深意。
来年是个好光景。
水草丰满。
粮仓满溢。
兵精粮足后,就该灭了颉利了。
……
「咚!」
一声清脆的梆子响划破东市的晨雾,丽禾百货门前,两个穿着厚实羊毛衫的汉子正扯着嗓子吆喝,虎背熊腰的模样配上洪亮的声音,愣是压过了冬日的寒风与零星小雪。
「瞧一瞧,看一看啊!新到的朔方羊毛线,又软又暖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捆百文钱,买了都不亏!织件毛衣过冬,比棉袄轻便还挡风!」
吆喝声刚落,对门「天然居」酒楼外,两个同样穿着羊毛衫的高大汉子立刻接话。
一人牵着一头肥壮的绵羊,羊身上的绒毛雪白蓬松。
另一人则举着块木牌,上面写着「羊肉火锅」四个大字,声音比丽禾百货的夥计还要响亮丶
「朔方来的新鲜羊肉咯!刚宰杀的,鲜嫩多汁,美滴很!」
「火锅!滚滚浓汤鲜掉舌头的羊肉火锅!汤底只需十文钱!」
「天然居冬日大酬宾!点火锅多加五十文,连锅带炭送到家,不用您动手,就能吃热乎的!」
两家对门商铺,一方卖羊毛线,一方推羊肉火锅,吆喝声此起彼伏,引得过路行人纷纷顶着小雪驻足。
不少人盯着夥计身上的羊毛衫,又看了看天然居前的肥羊,眼中满是好奇。
「掌柜的,今年这羊毛线怎麽比去年便宜这麽多?」
人群中,一个穿着补丁棉袄的妇人走上前,拿起一捆羊毛线细细打量。
她记得去年这样一捆要一百五十文,今年竟便宜了五十文,着实让人心动。
说话的是丽禾百货的管事赵大福,他脸上堆着笑,声音洪亮地解释。
「贵客有所不知!如今朔方已经收复,改叫朔州了,咱们大唐在那边建了牧场,养了上万只羊,可不缺羊毛了!」
「前不久朝廷还下了旨,要从关中移民去朔州丶河套,以后养羊的人多了,羊毛只会更便宜,您现在买,那是占了大便宜!」
「移民?」人群中立刻有人质疑。
「谁会放着长安附近的好日子不过,去那苦寒偏远的地方?掌柜的,您这是为了卖羊毛线,故意说大话吧?」
赵大福不以为意,笑着摆手。
「这位客官可别不信!朝廷这次移民,只给五千户名额,那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好。」
「去了就送现成的屋子,家里没娶婆姨的,官府还帮忙说亲配媳妇!不仅如此,每户还分二十亩良田丶五十亩牧场,再给十只羊丶两头牛,这可不是空话!」
他顿了顿,故意压低声音,却让周围人都能听见:「不瞒您说,我家中一个族弟,上个月就报名去了朔州,几日前他写信回来,说养的羊剪了羊毛,第一次卖就赚了一贯多!那边羊肉也便宜,几文钱就能买一斤,如今他顿顿有肉吃,日子过得可比在长安城郊种薄田好多了!」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人还是不信,高声问道。
「可我听说,朔州靠近突厥,常有突厥人袭扰,去了岂不是送命?」
「瞧您说的!」
赵大福拍了拍手,语气笃定。
「如今朔州有曹国公领着数万大军坐镇,营寨连成片,突厥人别说袭扰,就是靠近都不敢!您想想,有大军护着,还有什麽好怕的?」
又有人嗤笑一声,带着几分挑衅。
「掌柜的,你把朔州说得这麽好,怎麽你自己不去?倒是在这儿卖羊毛线赚咱们的钱!」
这话落下,周围立刻有人跟着起哄:「就是啊!你怎麽不去?」
「难不成是怕那边苦,只敢哄我们去?」
赵大福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晃了晃。
纸上盖着朔州官府的印鉴,上面写着「收购羊毛三百斤丶活羊五十只,合计三百二十贯」。
他把纸递给周围人看,声音带着几分得意:「去啊!我怎麽没去?前些日子我刚去朔州收了货,这张单据就是凭证,三百多贯的生意,能骗您吗?」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三百多贯,对普通百姓来说,可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要不是我现在给高阳县子做事,管着这丽禾百货,走不开,我都想举家迁去朔州!」
赵大福收起单据,继续说道。
「再说了,去那边的人,朝廷还免两年赋税,两年不用交粮,光靠养羊丶种地就能攒下不少钱,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天天有!」
议论声在人群中炸开,不少人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动摇。
有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悄悄退到一旁,低声商量起来丶
「那朔州虽偏,可咱们在长安附近连块地都没有,靠帮工度日,冬天连件像样的棉袄都没有,留在这儿又能有什麽奔头?」
「是啊!去了还给屋子丶给牛羊,没媳妇的还能娶婆姨,这好事哪找去?」
「可万一……万一那边真像人说的那麽苦,回来都难啊!」
「苦也比在这儿饿死强!我听说前几日城西的老王,就是因为冬天没活干,家里断了粮,把孩子都卖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打破了众人的犹豫。
「什麽?你说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也要抢这五千个移民名额?」
紧接着,另一个人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
「是啊!我从县衙门口听来的,说是那些世家子弟说,朔州的牧场丶良田都是好地,怎麽能留给咱们这些贱民?他们还弹劾高阳县子,说他不该把好处都给百姓,应该优先分给世家!」
「那可如何是好?」
另一个人慷慨激昂。
「咱们这些人,哪争得过世家?要是名额被他们抢了,咱们可就没机会了!」
「不用慌!」
先前喊话的人急忙说道。
「现在有高阳县子在,他极力反对世家抢名额,还跟朝廷说,这五千户必须留给咱们这些无地丶无业的百姓!不过咱们得抓紧时间,现在就去县衙报备,去晚了,万一世家那边使手段,可就没名额了!」
这话一出,东市的街道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他们投了过去。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