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4(1 / 2)

加入书签

就知道他要问这件事。

纪楚懒得藏着掖着。

大家过来,不就是为来讨论赈灾吗。

薛明成挑眉。

几年没见,纪楚还是这般性格啊。

户部尚书直接对着纪楚道:“纪大人,你张张嘴就是赈灾,钱从哪里来,粮又从哪里来?”

今年各地情况都不好过,如果再不下雨,今年是真的要颗粒无收。

而且今年如此,也不知道明年会如何,如果明年又有突发情况怎么办。

让他拿出大笔银子赈灾,那是肯定不行的。

这不是针对纪楚,而是天灾面前,谁也不知道未来如何,他要为整个平临国财政负责。

一时间,勤政殿众说纷纭。

最后定下第一笔赈灾款,也就是三百万两银子。

若是普通灾情,三百万两已经够了。

可这次受灾范围太广,而且旱情需要的银钱,一向比其他灾情要多。

没水这种事,是最麻烦的。

说再多,户部尚书也是不肯再出一分,再加上滇州府的二十万两,一共三百二十万,算是敲定了的。

薛明成自然不满。

按照他手底下人预估,至少要一千二百万两白银。

“现在统计出来受灾地方,一共十二个州府,还都是人口众多的地方,约有七八百万之众。”

“这么多人口,就那么一点银子,够谁分的?”

薛明成继续道:“用这银子买粮,修水利,还要防治疫病,哪里够用?”

“按照之前灾情来看,平摊到每个人身上,一个灾民至少需要一两五钱,才能渡过今年的难关。”

“以此看来,此次赈灾,至少需要一千二百万两白银。”

“不可能!”户部尚书直接跳出来,“多少?你说多少?!”

户部说只能拿出三百二十万。

薛明成却道,要拿一千两百万。

中间差距之大,就连皇上都觉得吃惊。

可细细算来,薛明成说的也是实情。

按照过往的经验,一千二百万的两白银,正在合适的范围内。

“薛大人,张口就要平临国一年一半的财政。”

“那把各部的银子,都给你们赈灾用,好不好?”

“其他各部各司,日子都不用过了。”

户部尚书简直舌战群儒。

从白大人,再到薛明成,还有纪楚,一个都不放过。

他要是有钱,他也想给啊。

问题是没有钱。

说句不好听的,今年旱情,把财政掏空了。

明年修河堤怎么办?

任凭河堤塌了吗,又要死多少人,你没算过没。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纪楚摸摸鼻子,同样被骂了回来。

可他跟薛明成算的账目差不多。

想要安抚百姓,并且帮百姓恢复生产,以及提前预防疫病。

确实需要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

吵到最后,皇上开口道:“百姓受灾,朕也于心不忍,今日就开了私库,再补上五十万。”

说完之后,皇上竟觉得心虚。

毕竟跟缺口相比,他这五十万实在不多啊。

国库加滇州府加皇上,一共三百七十万了。

距离纪楚跟薛明成想要的目标,还差八九百万。

也有同僚打圆场:“这是头一笔拨款,等你们去灾区看了情况,再来禀告,到时候朝廷再筹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