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3(1 / 2)

加入书签

州内,大大小小那么多事,还有极为特殊的广宁卫,没两把刷子,真是搞不定。

即便如此,纪大人还能抽空跟曲夏州,京城,浙东许多官员接触,实在是太忙了。

可想想平临国的情况,不忙实在不行啊。

只希望灾情赶紧结束,纪大人可以快些回来。

还在回京途中的一行人日夜兼程。

不过回去的道路修得一般。

虽说水泥已经普及,但这种稍微偏远一点点的地方,肯定是不会修水泥路的,能把官道整齐一下,就算差不多了。

在繁华地方修官道,还有当地最有钱的士族支持。

可这种地方,既无利益,就没人愿意来修。

长此下去,必然是繁华的地方,因为修路更繁华,而稍微落后地方则更落后。

虽说有地理位置的缘故,可都是平临国的地方,总要合理开发利用才是。

如果让晁同知知道,纪大人回京的路上,脑子也是不停转的,估计立刻都要给跪下了?

纪楚倒不是可以这样想,而是看到这路就觉得应该修。

这大概是上辈子留下的本能反应吧?

漳兴五年,三月初五清晨,纪楚终于到了京城。

到地方第一时间,就让手下温书吏前去礼部递名帖,证明自己已经到了。

不到半个时辰,吏部已经派人到了驿馆,再看纪大人已经收拾妥当,这让吏部官员松口气,心里也定了定。

“大人,皇上吩咐,您到京城之后,可以立刻进宫,不用额外通传。”

纪楚点头,事情虽然紧急,可到了京城的他还是极为沉稳。

事实上,这场波及十二州府的天灾,除了受灾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官员,还是要沉得住气。

他们要是慌了,那各地百姓也会慌。

所以京城这边,还是一片祥和,没有太大变化。

也就进了皇宫方才有些不同。

来来往往的官员脸色都不算好看。

今年灾情太过严重,不少官员的老家同样受灾,难免心中焦急。

“纪大人!是纪楚纪大人吗!”

纪楚回头一看,这人他倒是认识的,原化州同乡的,每年逢年过节,也会给他送去贺信。

而且知道他不收礼物,故而只是书信往来,顶多送点任地又或者家乡特产。

原化州的曹家曹阁老一倒,乡党党魁自然而然就是纪楚,所以这些交际应酬少不了。

纪楚点头道:“黄大人,怎么这样着急。”

“原化州的事,大人可知否?”

纪楚叹气。

他肯定知道。

李师爷也道:“大人此次回京,就是奉命前往灾区,查看情况。”

这些事大家都知道,可黄大人心里焦急,难免多问几句,最后道:“其实咱们家乡还不算最严重的,毕竟大部分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

“那年曹家。”

黄大人没往下说,但大家都明白。

那年曹家为首几家倒台之后,他们侵占的土地,大部分都还回去了。

原化州不少士族碍于新任党魁的作风,也收敛平日做派,还回去一部分土地。

正是因为这样,原化州虽然干旱,下雨极少。

看当地不至于太乱,各家还能维持得住。

再加上纪楚一家带头,开放自家水井分给乡亲们,其他家族不好当没看到。

所以原化州的情况要好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