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5(1 / 2)
语?
但他肯定听过驴跟萝卜的故事。
有时候皇上都觉得,纪楚好像把泰山封禅当作萝卜掉在他跟前,让他不得不跟着走。
可这走着走着。
好像真的离泰山封禅越来越近?
不过人口迁移到边陲,本就有利于边疆稳定,皇上自然清楚。
这种情况下,他不仅不会找纪楚麻烦,反而还要赞一句纪大人稳定疆域。
“纪楚做得不容易,是该升个官的。”
皇上大笔一挥,直接给纪楚的文官闲阶连升两级。
原本的从五品上朝请大夫,直接升为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朕想看看,纪大人是怎么帮朕开疆扩土,夺回前朝失地的!
这种情况下,当驴就当驴吧。
有成果就行!
朕不介意!
朝廷对纪楚的加封,简直是间接性鼓励百姓们去往昌河州。
朝中先是哗然,随后反应过来皇上的心思。
去其他地方也就算了。
这些佃户去的是昌河州,甚至这一整年流放的犯人,去的也是昌河州。
这说明什么?
说明昌河州的建设势在必行!
也是,内地人多地少,为了土地就差抢破头了。
与其让大家争那一两口粮食,不如往外走走。
有了棉花的昌河州,便是极好的选择。
再说,那里可是有纪楚在,必然会把佃户的安置处理妥当。
这样既能缓解内地的矛盾,也能让边疆更为稳固。
想明白这点之后,各地官吏乡绅则尤为头疼。
皇上跟纪楚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你们对佃户迁徙,抱以默许的态度。
那我们怎么办?
若是那些佃户真的扔了田地离开,谁帮他们种地?
若是土地荒废,岂不是也好治罪于他们?!
一时间,整个平临国的地主们,瞬间绷紧了皮。
他们能成为地主,一个是手里的地,二是不缺种地的人。
有人无地,他们才能当地主。
倘若有地无人?那他们别说当地主了,只能自己去种田!
可惜昌河州那边的消息,还在不停传来。
“最新去的一批佃户,已经住上房屋了。”
“说是会给他们分地,都是无主的土地,但已经开过荒,明年直接去种即可。”
“不过数量不多,因他们是第一批去,所以额外分给他们的,后面去的人,运气可没那么好了。”
佃户?
没有土地的佃户,去了那边,就以后就有地了?还是开耕过的?
如果这个消息,让不少没地的百姓心生向往。
那另一则消息,则让更多佃户准备年后就动身。
“不仅给田地,昌河州今年收获的良种,也会分给他们,有钱的直接买,没钱的可以赊账,不要利息那种!等收粮了,直接换粮食也行!”
还有良种!
那边有土地,还有良种,这还等什么啊!
立刻出发啊!
也就是在这种时候,很多官吏乡绅才意识到。
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家乡里。
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土地,这些房屋。
而是人。
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珍贵。
物件只是物件而已,没有百姓的土地,就是一片荒地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