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1 / 2)

加入书签

的生活。

不说这些了。

只讲如今是纳粮的季节,可纪家根本不用交田税,谁让纪楚是当官的,田税自然免了。

这样的日子已经足够让大家艳羡。

再等纪楚娘子陶乐薇回来,众人才知道,纪楚都去京城了!

那可是京城!

众人问乐薇:“你家相公是去京城做官吗?”

陶乐薇只答:“有些差事要过去,例行公事。”

她说得低调,大家也没多想。

可消息再传过来,就是纪楚又升官的信息。

又升了?!

新皇钦点,还参加了新皇的登基大典?!

那可是皇上啊。

皇上都夸他的!

整个丰抚县几乎炸开锅。

当地官吏流水般的礼物都送过来,就是纪家不收,才改为给他家门前修路,给村里修路。

以至于纪楚回乡的时候,还夸家乡道路不错啊。

但他跟李师爷也犯嘀咕。

之前似乎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不是这样,修路铺桥都是好事,确实值得鼓励。

康绛元年,六月十一,久别家乡的纪楚终于回来了。

他们路上低调,根本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所以在到家时,还以为自己进错门了。

这门口的马车轿子怎么那样多?!

纪楚跟李师爷刚下马,就被眼尖的官吏家下人看到,立刻道:“这是纪大人吗?!纪大人回来了!”

不怪这人眼尖,实在是纪楚气质不同,而且相貌跟纪家爹娘是有些像的,这也不难猜出来。

听到这句话,原本紧闭门户的纪家,突然开了条小缝,纪大哥招手道:“四弟!李夫子!快过来!”

说着,纪楚下意识往那边走,身边书吏差役等人连忙拦着上前的本地官吏。

“让一让,让一让,我们大人要回家。”

“都让开。”

能被纪楚带在身边的,一部分是从安丘县便跟着他,另一部分则是曲夏州州城人士。

从那边远的地方,再到京城,大家经历的事情极多,这问题还是能应付的。

没等热情的众人反应过来,纪楚跟李师爷已经灵巧地进门了。

正主都进门了,大家只好拉着差役们问个不停。

这可是通判身边的差役啊!

就算是县令,都要对他客客气气的。

“请问这位小哥,纪通判准备在家多久呀。”

“你们远道归来,定然十分劳累,在家已经在县里酒楼备下饭菜,差人送来了。”

“本官乃是丰抚县县令,特来求见纪通判,这是我家名帖。”

“小人家里也是,这是书信。”

“我们不好在此刻打扰纪大人,等他们家人团聚之后吧。”

来巴结的官员乡绅,以及看热闹的纪家村人,把纪楚家围得水泄不通。

幸好是农活都干完了,不然肯定要耽误事的。

而此时的纪楚家中,一家人看着纪楚,则面面相觑。

六年不见的小弟,已经长成大人了,除了相貌跟家人还有些相似,其他地方真是不同。

纪楚也有点愣神,他不敢置信地看着纪老爹纪老娘。

他们的面容跟纪楚记忆里的爸妈很像,准确说跟照片上的爸爸妈妈很像。

上辈子的他只在相册里,看到过他们的长相。

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两人就去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